[發明專利]電動汽車高壓上下電系統、上下電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56735.3 | 申請日: | 2017-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232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31 |
| 發明(設計)人: | 陳西山;常樂;常東博;汪世偉;朱浩;王建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6/02 | 分類號: | B60R16/02;B60L3/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崔旭東 |
| 地址: | 4615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觸器 總正接觸器 粘連故障 上下電控制 上下電系統 閉合 電動汽車 控制系統 上電信號 預充接觸器 動力電池 控制過程 能量輸出 診斷 保證 | ||
本發明涉及電動汽車高壓上下電系統、上下電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統,在收到車輛上電信號后,在預充接觸器閉合的情況下,若總正接觸器和總負接觸器靠近負載一端的電壓大于第一設定值時,判斷總負接觸器粘連故障;在收到車輛上電信號后,在總負接觸器無故障、且總負接觸器閉合的情況下,若總正接觸器和總負接觸器靠近負載一端的電壓大于第二設定值時,判斷總正接觸器粘連故障。因此,結合總正接觸器和總負接觸器靠近負載一端的電壓,并通過上述控制過程,能夠準確地診斷出總正接觸器或者總負接觸器是否出現粘連故障,進而保證動力電池的可靠能量輸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汽車高壓上下電系統、上下電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統,屬于電動汽車高壓系統控制領域。
背景技術
動力電池作為電動汽車的能力輸出電路,其能量輸出通過一系列高壓器件的通斷來實現,高壓器件的工作狀態,尤其是動力電池正端高壓繼電器(總正接觸器)和負端高壓繼電器(總負接觸器)是否正常通斷對動力電池的可靠能量輸出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檢測動力電池高壓繼電器以及其他相關高壓器件的工作狀態,但是,目前無法可靠地判斷出高壓繼電器是否故障,造成無法完成高壓上電流程,或者完成了高壓上電流程,卻無法識別高壓繼電器的粘連情況,這些高壓繼電器的不正常運行的情況為車輛使用和維護帶來不安全因素。而且,電動汽車高壓上下電流程,一般按照預先設定的預充時間進行控制上電,下電是先斷開總正接觸器,然后斷開總負接觸器,沒有根據電流檢測和放電電壓檢測進行下電。一般也沒有先進行診斷再上電的流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電動汽車高壓上下電系統、上下電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統,用以實現高壓器件的故障診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包括以下技術方案。
系統方案一:本方案提供一種電動汽車高壓上下電系統,包括動力電池以及從動力電池正極輸出的正極輸出線路和從動力電池負極輸出的負極輸出線路,正極輸出線路上串設有總正接觸器,總正接觸器中的用于連接動力電池的一端為第一端,總正接觸器中的用于連接負載的一端為第二端,負極輸出線路上串設有總負接觸器,總負接觸器中的用于連接動力電池的一端為第一端,總負接觸器中的用于連接負載的一端為第二端,所述總正接觸器并聯有一條預充支路,所述預充支路上串設有預充電阻和預充接觸器,所述系統還包括第一電壓檢測模塊和第二電壓檢測模塊,所述第一電壓檢測模塊用于檢測總正接觸器第一端和總負接觸器第一端的電壓,所述第二電壓檢測模塊用于檢測總正接觸器第二端和總負接觸器第二端的電壓。
設置有兩個電壓檢測模塊,第一電壓檢測模塊用于檢測總正接觸器和總負接觸器靠近動力電池的一端的電壓,第二電壓檢測模塊用于檢測總正接觸器和總負接觸器靠近負載的一端的電壓,根據這兩個電壓檢測模塊檢測的電壓信號進行系統中總正接觸器和總負接觸器等重要高壓器件的故障診斷。
系統方案二:在系統方案一的基礎上,系統還包括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采樣連接所述第一電壓檢測模塊和第二檢測模塊,控制連接所述總正接觸器、總負接觸器和預充接觸器。
系統方案三:在系統方案二的基礎上,所述正極輸出線路或者負極輸出線路上設置有電流檢測模塊,所述控制模塊采樣連接所述電流檢測模塊。
控制方法方案一:本方案提供一種專用于系統方案一中電動汽車高壓上下電系統的電動汽車高壓上下電控制方法,
在收到車輛上電信號后,在只有預充接觸器閉合的情況下,若所述第二電壓檢測模塊檢測到的電壓大于第一設定值時,判斷總負接觸器粘連故障;
在收到車輛上電信號后,在預充接觸器斷開、總負接觸器無故障、且只有總負接觸器閉合的情況下,若所述第二電壓檢測模塊檢測到的電壓大于第二設定值時,判斷總正接觸器粘連故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未經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5673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車主緊急聯系方式顯示牌
- 下一篇:模塊化線束布置實現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