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桿支撐繩索牽引的跟蹤反射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143586.7 | 申請日: | 2017-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4310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5 |
| 發明(設計)人: | 鄭飛;陳梅;司鵬飛;鄭濤;芮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D3/12 | 分類號: | G05D3/12 |
| 代理公司: | 陜西電子工業專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韋全生;王品華 |
| 地址: | 710071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支撐 繩索 牽引 跟蹤 反射 系統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雙桿支撐繩索牽引的跟蹤反射器系統,旨在降低反射器因跟蹤速度突變產生的較大沖擊和跟蹤器的材料消耗,包括反射器和跟蹤器,反射器包括外圓環框架、索網組、支撐柱和能量利用裝置,跟蹤器包括固定支撐桿、伸縮桿、底座、第一繩索、第二繩索、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固定支撐桿和伸縮桿下端分別連接在底座上,上端分別連接在外圓環框架上;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固定在底座上;第一繩索和第二繩索上端分別連接在外圓環框架上,下端分別連接在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輸出軸的線盤上,伸縮桿、第一繩索和第二繩索協同驅動外圓環框架,帶動索網組形成的反射面轉動,使太陽光或電磁波經反射面反射后匯聚到能量利用裝置上,實現對物體的跟蹤。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組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跟蹤反射器系統,具體涉及一種雙桿支撐繩索牽引的跟蹤反射器系統,可用于地面或艦船上的電磁能或光能的反射和匯聚。
背景技術
隨著航天、通信等技術的不斷發展,通信、導航、探測、跟蹤、測控等應用都離不開地面全可動大型跟蹤反射器系統,而且口徑越來越大。在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今天,大型的跟蹤反射器系統不僅在電子信息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也將在太陽能應用領域得到擴展和應用。
跟蹤反射器系統包括反射器和跟蹤器,根據跟蹤器的結構分為串聯式和并聯式。并聯式跟蹤反射器系統的跟蹤器包括多個驅動分支,各個驅動分支的一端與反射器相連,另一端與固定平臺相連,且各個驅動分支相互獨立,共同驅動反射面進行方位俯仰運動,實現反射面對物體的跟蹤,具有無累積誤差、精度高和剛度高等優點。如申請公布號CN106159458A,名稱為“三伸縮桿驅動的環框柱型索網反射系統”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三伸縮桿驅動的環框柱型索網反射系統。該系統圓形桁架通過球面副連接結構與三根伸縮桿連接,三根伸縮桿通過轉動副連接結構與固定平臺連接,通過改變三根伸縮桿的長度,使環框柱型索網反射系統的方位角與俯仰角達到所要求的姿態。該系統在保證地面反射器中反射面期望型面精度的條件下,降低了整個反射系統的成本,提高了索網反射面的型面精度和跟蹤器的連續跟蹤精度。但該系統存在的不足有:跟蹤器在對反射器進行驅動是通過用三根伸縮桿實現的,伸縮桿為剛性部件,質量大,運動慣性大,當跟蹤速度突變時,會對反射器造成較大沖擊,同時,跟蹤器耗材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雙桿支撐繩索牽引的跟蹤反射器系統,旨在降低反射器因跟蹤速度突變產生的較大沖擊和跟蹤器的材料消耗。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雙桿支撐繩索牽引的跟蹤反射器系統,包括反射器和跟蹤器:
所述反射器,采用正饋或偏饋結構,包括外圓環框架1、索網組2、支撐柱3和能量利用裝置4:
所述外圓環框架1,包括由多個固定接頭101、多個橫桿102和多個中間桿103組成的上圓環體和下圓環體,所述固定接頭101由兩個橫向接管和兩個支向接管組成,所述上圓環體和下圓環體分別由多個固定接頭101和與固定接頭101的橫向接管相連的橫桿102拼接而成,該兩個圓環體相對排布,之間通過固定接頭101的支向接管與中間桿103固連,形成立體環狀框架結構;
所述索網組2,包括成形索201、緊固索202和調整索203;所述成形索201由多根與上圓環體連接的柔性繩索縱橫交錯編織而成,其上綁定有用以反射電磁波的金屬絲網或用以匯聚太陽光的帶通風小孔的柔性鍍金屬薄膜,形成反射面;所述緊固索202由多根與下圓環體連接的柔性繩索縱橫交錯編織而成;所述調整索203由成形索201和緊固索202的對應繩索節點之間連接的多根柔性繩索組成,通過調節調整索203的長度,實現對成形索201形狀的控制;
所述能量利用裝置4,通過支撐柱3固定在索網組2形成的反射面的焦點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未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4358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