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集成電路封裝智能化工裝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36180.6 | 申請日: | 2017-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426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7 |
| 發明(設計)人: | 付強;劉桂芝;馬丙乾;羅衛國;段世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麟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1/67 | 分類號: | H01L21/67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匯誠永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2260 | 代理人: | 張歡勇 |
| 地址: | 214192 江蘇省無錫市錫***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成電路 封裝 智能化 工裝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集成電路封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化工裝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集成電路封裝工裝大多為彈夾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四個側板圍成的框體,在框體中設置有多個凹槽用于裝載物件,在半導體封裝實際生產過程中,彈夾工裝作為生產主要運輸和周轉載體,參與封裝生產大部分過程,如:全程參與裝片環節生產、焊線環節生產、塑封環節生產,目前現有結構需大量人力參與生產,如:彈夾初始定位需要人工定位,彈夾信息也為紙質信息。這種情況下面對大規模高速裝片機生產,工人操作繁瑣,不僅效率低而且人工操作量大,需要大量人工。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現有的集成電路封裝工裝自動化低、智能化低、人工需求大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集成電路封裝智能化工裝結構,包括工裝本體,其包括圍成矩形的四個側板,其中兩個相對的側板內表面設置有相配合的凹槽用于放置物件,所述工裝本體其種一個側板外表面上設置有一組定位結構,所述定位結構用于與外部設備相配合用于將工裝本體定位,該側板的外表面上還設置有儲存工裝本體內部物件信息的RF識別感應模塊以及在線識別條形碼,所述工裝本體的另一個側板上還設置有切入口與夾取工裝本體的機械臂相配合,該側板上還設置有若干個等離子清洗流道口用于清洗工裝本體內部物件,且清洗流道口與凹槽一一對應。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兩個圓形定位孔和一個三角形的定位孔。
進一步的,所述工裝本體端部還設置有一個可轉動的波動桿、用于限制波動桿的卡槽以及波動桿彈簧,波動桿彈簧一端固定在工裝本體上,另一端固定在波動桿上,卡槽位于其中一個側板的內側,波動桿可轉動至該側板的外側。
進一步的,所述卡槽呈圓弧形,且卡槽所在弧線與在波動桿轉動圓周上。
進一步的,所述側板上的外表面設置有方向指示條,指示條可以旋轉設置。
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通過智能遠程RF識別感應結構取締了傳統人工識別,杜絕了在生產過程中人工識別錯誤的風險;感應識別及定位結構與工裝上定位及機器人抓取結構,可實現生產自動化,無需人工運輸及周轉,有效避免人工運輸帶來的一系列生產問題,不但提高了生產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等離子清洗流道結構設計可以有效增強產品在工裝內清洗效果,使產品清洗更全面;本發明將半導體封裝設備生產上下料實現了自動化、運輸自動化,為半導體封裝車間生產全面智能自動化奠定基礎。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的側視圖;
圖2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3本發明其中一個側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發明的集成電路封裝智能化工裝結構,包括工裝本體 5,其包括圍成矩形的四個側板,其中兩個相對的側板內表面設置有相配合的凹槽9用于放置物件,所述工裝本體其種一個側板外表面上設置有一組定位結構,所述定位結構用于與外部設備相配合用于將工裝本體定位,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兩個圓形定位孔6和一個三角形的定位孔4。當該工裝到達指定位置,其定位孔與外部設備上的定位銷相配合,從而對本工裝的初始位置進行定位。
該側板的外表面上還設置有儲存工裝本體內部物件信息的RF識別感應模塊2以及在線識別條形碼1。外部設備如智能機械臂,通過識別RF識別感應模塊2中儲存的信息,識別工裝內產品信息,通過掃描在線識別條形碼,對工裝備本體進行識別,從而選擇所需的工裝。
所述工裝本體5的另一個側板上還設置有切入口7與夾取工裝本體的機械臂相配合,機械臂可以將兩個夾爪伸入該切入口,從而完成對該工裝本體的夾取。該側板上還設置有若干個等離子清洗流道口8用于清洗工裝本體內部物件,清洗方便,且清洗流道口與凹槽一一對應,可以對每個物件均進行清洗,接觸面積大,不留死角。
所述工裝本體端部還設置有一個可轉動的波動桿11、用于限制波動桿的卡槽12以及波動桿彈簧10,波動桿彈簧10一端固定在工裝本體上,另一端固定在波動桿11上,卡槽12 位于其中一個側板的內側,波動桿可轉動至該側板的外側。卡槽12可以設置成圓弧形,當工裝本體收料時,可以撥開波動桿,料滿時撥回,可以起到擋料作用。且圓弧型卡槽設置,且卡槽所在弧線與在波動桿轉動圓周上。
所述側板上的外表面設置有方向指示條3,指示條3可以通過鉚釘固定在側板上,從而實現旋轉設置,從而根據所需方向設置箭頭指示方向。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麟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無錫麟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3618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