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指紋圖譜技術的果汁鑒偽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121415.4 | 申請日: | 2017-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419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焦中高;李佳秀;張春嶺;劉杰超;劉慧;陳大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30/06 |
| 代理公司: | 山東三邦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08 | 代理人: | 肖太升;高洋 |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指紋 圖譜 技術 果汁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指紋圖譜技術的果汁鑒偽方法。該方法通過采集不同種類果汁的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確定每種果汁的對照指紋圖譜、相似度分析等實現鑒別果汁種類及摻假等目的。采用本方法進行果汁鑒偽,無須確認摻假物質,通過指紋圖譜的相似度分析即可實現摻假鑒定,適用范圍廣,既可用于不同種類果汁的鑒別與區分,避免果汁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又可用于摻入廉價果汁、外源糖酸等摻假果汁的鑒別,尤其適合于復雜摻假行為的鑒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果汁鑒偽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利用指紋圖譜技術的果汁鑒偽方法。
背景技術
果汁作為健康飲品,不但能解渴,而且營養豐富,同時具有新鮮水果的原汁原味,因此深受消費者的厚愛。近年來,世界果汁貿易額迅速增長,果汁消費市場不斷擴大。然而,由于純果汁產品的高價格、高需求量,以及水果收獲季節短、生產短缺等各種因素,加之一些不法廠商為牟取暴利,使得果汁摻假現象極為常見。據統計,國際市場上有50-80%的果汁在不同程度上被摻假,國內市場尤其嚴重。摻假果汁的大量存在,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和健康,不利于社會的安定與和諧。同時由于缺乏必要的鑒定方法和監管措施,正規生產企業的產品由于價格較高而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迫使部分企業不得不涉入摻假的行列,形成惡性循環,嚴重擾亂了果汁飲料正常生產秩序,挫傷了消費者和生產者的信心,對果汁行業健康、快速發展產生了嚴重的阻礙作用。
當前的果汁摻假手段主要有加水、甜味劑(蔗糖、各種糖漿、人工合成甜味劑等)、酸味劑(檸檬酸、蘋果酸等)、加果渣提取液、價格高的果汁中添加價格低的果汁等。此外,在果汁和果汁飲料中,虛假標注原果汁含量、假冒果汁種類等也都稱為摻假果汁或果汁飲料。針對果汁中的各種摻假手段,國內外科研人員研究提出了多種鑒別方法,如:單純加水可以利用折光計檢測樣品的可溶性固形物而加以判斷;果汁加糖的主要鑒別方法有檢測樣品的糖構成譜、同位素分析、寡糖峰測定等;根皮素葡萄糖苷和根皮素木糖葡萄糖苷是蘋果汁的典型化合物,而異鼠李素葡萄糖苷僅在梨汁中存在,因此用HPLC測定蘋果和梨中的酚酸和類黃酮可以分辨摻入了蘋果汁的梨汁和摻入了梨汁的蘋果汁;通過檢測樣品中的花色苷組成可以鑒別紅色果汁的摻假。這些基于果汁特征成分分析的鑒偽方法雖然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實現對外源添加物的識別,需要事先預測摻假的方式、確定摻入的物質才可使用,應用范圍有限。隨著科技的發展,果汁的摻假使假手段日益復雜隱蔽,已經發展到根據各種果汁的組成而進行非常精細的添加,通過工藝處理規避果汁中特征性成分的檢測,甚至將食品鑒偽專家建立的果汁組成數據庫作為摻假的“配方”,令果汁的鑒偽檢測變得越來越困難。因此,針對愈來愈復雜的高科技摻假行為,建立簡單易行、適用性廣泛、結果可靠的非靶向果汁鑒偽方法顯得尤為迫切。
指紋圖譜是隨著現代分析技術發展而誕生的一種從整體上研究復雜物質體系的非靶向化學分析方法,具有整體性和模糊性的特點。相對于傳統檢測方法,指紋圖譜技術由于只需要選定特征峰或者特征圖譜,而無須確定具體成分,因此可以獲得更多、更廣泛的特征信息,較好地體現食品成分的復雜性和相關性,從而在食品質量評價方面具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指紋圖譜技術的果汁鑒偽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建立不同樹種果汁的HPLC指紋圖譜并通過相似性評價來鑒別摻假果汁。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1)按現有工藝,將不同種類水果原料去核/去梗、打漿、滅酶、澄清、離心、過濾,得到不同樹種的果汁。或者直接從果汁生產企業收集純果汁樣品。
(2)采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分析每個樹種的所有果汁樣品,采集樣品圖譜并比較分析確定共有峰,將樣品色譜圖導入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通過設置參照圖譜、標定共有峰、全峰匹配、生成對照四個步驟,得到該種果汁的對照指紋圖譜(即標準指紋圖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214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