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自動駕駛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15576.2 | 申請日: | 2017-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947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明(設計)人: | 謝海春;楊梁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睿安芯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1/02 | 分類號: | G05D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頂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51224 | 代理人: | 任遠高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自動 駕駛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控制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汽車自動駕駛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物聯網的普及,電腦計算能力的發展,人工智能(AI)技術的成熟,以及高清攝像頭,GPS等技術的成熟,汽車自動駕駛技術漸漸的有了大量的技術基數。
在這些技術基數上,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布局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包括傳統的車企比如沃爾沃,奧迪,以及互聯網巨頭如Google等公司,均看到了自動駕駛技術未來巨大的市場空間。這些公司紛紛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人力,進行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
谷歌在2010年10月11日工程人員研發出一款無人駕駛的汽車,并已經在加州的道路上成功試驗行駛。2015年5月,谷歌在官方博客上宣布將于2015年夏天在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的公路上測試其自動駕駛汽車。
谷歌當前研發的自動駕駛系統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探測裝置:包括攝像機,雷達,激光測距等裝置;
2)主控電腦:對探測裝置的數據進行處理,轉化為駕駛操作;
3)GPS和地圖:包括位置信息,和地圖等信息。
雖然當前的設計方案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有如下的顯著缺點:
1)車輛需要加裝大量的傳感器,成本上升;
2)車載電腦的運算能力有限,一方面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即使很強的電腦也很難有很好的AI表現;
3)車輛只知道當前自身的情況,對其他車輛的運行情況一無所知,數據的缺乏導致無法表現出很強的AI。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汽車自動駕駛系統及方法,用以降低自動駕駛汽車的成本,提高自動駕駛汽車的智能性。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汽車自動駕駛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車載控制終端、多個數據采集和傳輸裝置、云端數據庫和中央控制器;
其中,所述車載控制終端設置于汽車上,包括:
第一發送模塊,用于發送自動駕駛請求信息;
第一接收模塊,用于接收自動駕駛控制指令;
第一控制模塊,用于基于所述自動駕駛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汽車行駛;
所述數據采集和傳輸裝置設置于道路兩側,包括:
第二接收模塊,用于接收所述自動駕駛請求信息;
第二發送模塊,用于發送所述自動駕駛請求信息至所述云端數據庫;
第三接收模塊,用于接收所述中央控制器發送的數據采集指令;
數據采集模塊,用于基于所述數據采集指令采集道路信息;
第三發送模塊,用于將所述道路信息發送至所述云端數據庫;
第四接收模塊,用于接收所述中央控制器發送的自動駕駛控制指令;
第四發送模塊,用于將所述自動駕駛控制指令發送給所述車載控制終端;
所述云端數據庫與所述數據采集和傳輸裝置連接,用于接收并存儲所述請求信息和所述道路信息;
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別與所述云端數據庫和所述數據采集和傳輸裝置連接,包括:
第一分析模塊,用于分析所述自動駕駛請求信息,生成所述數據采集指令;
第五發送模塊,用于將所述數據采集指令發送給相應的多個所述數據采集和傳輸裝置;
第二分析模塊,用于分析所述道路信息,生成所述自動駕駛控制指令;
第六發送模塊,用于將所述自動駕駛控制指令發送至與所述車載終端連接的所述數據采集和傳輸裝置。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自動駕駛請求信息具體包括自動駕駛請求控制指令和行程信息,所述行程信息至少包括目的地。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析模塊具體用于:分析所述行程信息,確定到達所述目的地的路線,生成所述數據采集指令;
所述第五發送模塊具體用于:將所述數據采集指令發送給所述路線上相應的多個所述數據采集和傳輸裝置。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數據采集模塊具體包括:
道路數據采集模塊,用于采集道路上的路況數據;
天氣數據采集模塊,用于采集所述道路當前的天氣數據。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分析模塊具體用于:
分析路況數據并結合所述天氣數據,生成自動駕駛控制指令。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汽車自動駕駛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睿安芯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睿安芯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1557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駕駛車輛橫向運動控制對象選擇方法
- 下一篇:無人搬運車交管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