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聯換向閥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15511.8 | 申請日: | 2017-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802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獻嶺;劉建輝;屈利麗;賈方迪;王利劍;王玉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鄉平原航空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1/065 | 分類號: | F16K11/065;F16K31/52;F16K31/122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韓天寶 |
| 地址: | 4530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閥芯組件 換向閥 多聯 第二流道 第一流道 驅動軸 體內 閥腔 驅動閥芯 凸輪結構 頂壓配合 反向移動 復位結構 組件動作 閥體 環向 緊湊 驅動 | ||
1.一種多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包括閥體,所述閥體內設置有至少兩個閥腔,所述閥腔中設置有閥芯組件,各個閥腔中設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閥體內還設有驅動軸,驅動軸上設有與各個閥芯組件頂壓配合而驅動對應的閥芯組件運動實現第一流道關閉、第二流道開啟的凸輪結構,所述閥體內還設有用于驅動閥芯組件反向移動而將第二流道關閉、第一流道開啟的復位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腔的側壁上的設有進流體口、出流體口和排流體口,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其中一個用于連通進流體口和出流體口,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中的另一個用于連通出流體口和排流體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流體口和所述出流體口連通而構成第一流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定義閥芯組件的軸線方向為上下方向,所述閥芯組件包括上側的活塞桿和下側的閥芯,所述閥芯上設有連通所述進流體口和出流體口的連通通道,所述閥芯上設置有受復位結構的頂推而將第二流道封堵的封堵結構,所述活塞桿受凸輪結構頂推向下移動具有可將第一流道封堵并頂推閥芯下移使所述封堵結構打開的換向位,所述活塞桿還具有受復位彈簧的頂推向下移動而與閥芯脫離以將第一流道打開的初始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流體口設置于閥腔的側壁的下部、出流體口設置于閥腔的側壁中部,所述排流體口設置于閥腔的側壁上部,所述閥腔內設有與閥芯密封擋止配合以限制閥芯向上移動極限的環形擋沿,所述環向擋沿設置于出流體口和排流體口之間,所述閥芯的上端面與環形擋沿頂壓密封配合而構成所述封堵結構,所述閥芯與所述閥腔的側壁之間還設有用于將進流體口和排流體口隔斷的密封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結構包括設置于閥芯與閥腔的側壁之間的環形空間中并位于排流體口與進流體口之間的密封圈。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的上端設有外翻沿,所述復位結構包括頂壓設置在外翻沿與閥腔的底壁之間的閥芯復位彈簧,還包括頂壓設置在活塞桿的下端面與閥腔的底壁之間的活塞桿復位彈簧。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腔中設有與閥腔的側壁密封配合的活門座,所述環形擋沿由后門座的下端向內翻折的翻邊形成,所述活塞桿穿裝于活門座中。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桿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的錐形套結構,所述錐形套結構的下端在活塞桿處于換向位時罩設于閥芯的流通通道的上端而將所述流通通道封堵。
10.根據權利要求5~9的任一項所述的多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的上端面為硫化平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鄉平原航空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新鄉平原航空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1551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調溫閥
- 下一篇:一種用于流體識別和控制的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