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控制發動機系統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711103615.7 | 申請日: | 2017-11-10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714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4 |
發明(設計)人: | 金承范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 |
主分類號: | F01L13/00 | 分類號: | F01L13/00;F02M26/13;F02M26/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龍淳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控制 發動機 系統 方法 裝置 | ||
1.一種控制發動機系統的方法,所述發動機系統包括連續可變氣門持續時間裝置和廢氣再循環裝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確定所述廢氣再循環裝置的廢氣再循環氣門是否打開;
當所述廢氣再循環氣門打開時,根據所述廢氣再循環氣門的開度確定外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并且根據所述連續可變氣門持續時間裝置的操作確定內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
將通過對所述外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和所述內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求和所獲得的值與廢氣再循環極限值進行比較;以及
當通過對所述外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和所述內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求和所獲得的值大于所述廢氣再循環極限值時,減小進氣氣門的持續時間,
其中,基于所述廢氣再循環氣門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間的壓力差以及所述廢氣再循環氣門的打開量來確定所述外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并且
其中,基于進氣壓力和排氣壓力之間的差值以及所述進氣氣門和排氣氣門之間的氣門重疊量來確定所述內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發動機系統的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
比較所述進氣氣門的持續時間與閾值;以及
當所述進氣氣門的持續時間達到所述閾值時,保持所述連續可變氣門持續時間裝置的操作狀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發動機系統的方法,還包括:當通過對所述外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和所述內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求和所獲得的值等于或小于所述廢氣再循環極限值時,保持所述連續可變氣門持續時間裝置的操作狀態。
4.一種用于控制發動機系統的裝置,所述發動機系統包括連續可變氣門持續時間裝置和廢氣再循環裝置,所述用于控制發動機系統的裝置包括:
壓力差檢測器,配置為檢測廢氣再循環氣門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間的壓力差;
進氣壓力檢測器,配置為檢測進氣壓力;
排氣壓力檢測器,配置為檢測排氣壓力;以及
控制器,配置為確定所述廢氣再循環氣門是否打開,并且根據所述廢氣再循環氣門的開度確定外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以及根據所述連續可變氣門持續時間裝置的操作確定內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
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為將通過對所述外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和所述內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求和所獲得的值與廢氣再循環極限值進行比較,并且當通過對所述外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和所述內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求和所獲得的值大于所述廢氣再循環極限值時,減小進氣氣門的持續時間,
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為基于所述廢氣再循環氣門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間的壓力差以及所述廢氣再循環氣門的打開量來確定所述外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為基于所述進氣壓力和所述排氣壓力之間的差值以及所述進氣氣門和排氣氣門之間的氣門重疊量來確定所述內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控制發動機系統的裝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為將所述進氣氣門的持續時間與閾值進行比較,并且配置為當所述進氣氣門的持續時間達到所述閾值時保持所述連續可變氣門持續時間裝置的操作狀態。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控制發動機系統的裝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為:當通過對所述外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和所述內部廢氣再循環氣體的量求和所獲得的值等于或小于所述廢氣再循環極限值時,保持所述連續可變氣門持續時間裝置的操作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0361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