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MOS型器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97266.2 | 申請日: | 2017-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874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同同;柏松;黃潤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L29/78 | 分類號: | H01L29/78;H01L21/336;H01L29/8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16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mos 器件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MOS型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該MOS器件包括外延層,位于外延層上方的臺面,位于外延層上方并分布于臺面兩側的阱區域,刻蝕阱區域得到槽區域,在所得槽區域內外延生長得到源區域,在臺面上方依次生長柵氧化層和柵極,在阱區域上方設置源極,外延層下方設置漏極。該MOS器件僅通過外延工藝和CMP工藝形成阱區域和源區域,而不需要離子注入工藝來進行阱和源區域的制造,可以降低離子注入帶來的晶格損傷,可以精準的控制阱區域和源區域的摻雜濃度等,可以使得溝道的長度不再受光刻精度的限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功率半導體及其制造方法,特別涉及一種MOS型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MOS型器件結構有著柵極控制電路簡單、開啟時間和關斷時間較短等優點,使得MOS型器件極大的利于電路的集成。MOS型器件的阱區域和源極區域通常是由離子注入等工藝來完成的。離子注入需要極大的能量,會對材料的晶格造成損傷。盡管可以通過高溫退火等工藝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復,但是會留下永久性的晶格損傷。另外離子注入工藝的要求相對較高。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解決離子注入形成阱區域和源極區域對材料晶格造成的損傷,本發明提出了一種MOS型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該方法不需要離子注入工藝,僅僅用外延和刻蝕等工藝可以制造出MOS型器件的阱區域和源極區域。
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一種MOS型器件,包括外延層,位于外延層上方的臺面,位于外延層上方并分布于臺面兩側的阱區域,刻蝕阱區域得到槽區域,在所得槽區域內外延生長得到源區域,在臺面上方依次生長柵氧化層和柵極,在阱區域上方設置源極,外延層下方設置漏極。
所述阱區域高度與臺面高度相同。
所述槽區域的深度和寬度均小于阱區域的寬度和深度。
所述源區域高度與臺面高度相同。
所述外延層為第一導電類型;所述阱區域為第二導電類型;所述源極區為第一導電類型。
所述第一導電類型為n型,第二導電類型為p型。
所述第一導電類型為p型,第二導電類型為n型。
上述MOS型器件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驟:(1)在外延層上刻蝕形成臺面;(2) 在臺面上方外延生長初始阱區域,通過CMP工藝對阱區域進行處理,形成表面光滑的阱區域;(3)對阱區域刻蝕形成槽區域;(4)在步驟(3)中形成的阱區域和槽區域上方外延生長得到初始源區域,CMP工藝對得到的初始源區域進行處理,得到表面光滑的源區域;(5)在臺面上方形成柵氧化層和柵電極;(6)隨后金屬化得到源極和漏極; (7)淀積隔離介質層。
步驟(2)中,所述的初始阱區域高度大于臺面的高度。
步驟(3)中,所述初始源區域高度大于臺面高度。
有益效果:本發明不需要離子注入工藝來進行阱和源極區域的制造,而是僅應用外延和刻蝕等工藝制造所需的阱區域和源極區域,可以降低離子注入帶來的晶格損傷,可以精準的控制阱區域和源極區域的摻雜濃度等,可以使得溝道的長度不再受光刻精度的限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制造的MOSFET器件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制造的IGBT器件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制造MOSFET器件的流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制造IGBT器件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3所示,為制造MOSFET器件的流程。
(1)外延生長外延層1,以便能夠滿足器件的阻斷要求,如圖3(a)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972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