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近岸模塊化無人船收放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93801.7 | 申請日: | 2017-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786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明(設計)人: | 尚華;葉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科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23/00 | 分類號: | B63B23/00;B63B35/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婁岳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近岸 模塊化 無人 船收放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近岸模塊化無人船收放裝置,包括由依次疊置的多層橡膠氣囊構成的主框架,該主框架頂面安裝有傳送帶機構,主框架的下端安裝有履帶裝置,主框架氣囊內設置有動力機構、通信單元、氣液管理機構,以及用于控制動力機構、傳送帶機構、履帶裝置和氣液管理機構運行的控制器。本發明方便近岸放置和回收無人船,以減少人員近水操作危險性和降低人為操作可能對無人船及其上搭載設備的損壞。該裝置可模塊化組裝,主框架由橡膠氣囊構成,易于組裝和攜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人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近岸無人船收放的模塊化收放裝置。
背景技術
無人船已應用在測量、測繪等各行各業,無人船及其搭載的測量設備價格較貴,在近岸無人船收、放工作通常依靠人力放入水中和回收上岸,容易造成無人船或其搭載的設備損壞,且操作人員同樣存在臨水工作安全隱患。隨著無人船應用的領域越來越廣,尤其在垂直型岸和延伸型岸的使用場景下,無人船如何收放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同時滿足垂直型岸和延伸型岸使用場景下安全收放無人船的模塊化裝置。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近岸模塊化無人船收放裝置,包括由依次疊置的多層橡膠氣囊構成的主框架,該主框架頂面安裝有傳送帶機構,主框架的下端安裝有履帶裝置,主框架氣囊內設置有動力機構、通信單元、氣液管理機構和用于控制動力機構、傳送帶機構、履帶裝置和氣液管理機構運行的控制器。
進一步地,所述動力機構包括水平安裝在主框架一側的移動推進器,以及豎直安裝在主框架底面的沉浮推進器。
優選地,所述主框架中最下層的橡膠氣囊表面安裝有壓力傳感器,用于反饋裝置離水面深度。
優選地,每層橡膠氣囊的下側開設有進排水口,每層橡膠氣囊的上側開設有進排氣口。
優選地,所述控制器包括氣液控制單元,用于控制氣液管理機構改變每層氣囊體積和氣囊中儲水量。
優選地,相鄰橡膠氣囊之間、履帶裝置與主框架之間,以及傳送帶機構與主框架之間均通過連接部件可拆卸連接。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該裝置可模塊化組裝,主框架主要由橡膠氣囊構成,易于組裝和攜帶;該裝置可根據實際使用場景增減橡膠氣囊、傳送帶機構和履帶機構,以適用于垂直型岸和延伸型岸;該裝置自帶充排水功能和充排氣系統,可調整裝置在水面高度;該裝置自帶動力機構、通信單元,可遠程遙控其在水中的位置,以方便無人船放置及回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近岸模塊化無人船收放裝置的后視圖;
圖2為本發明近岸模塊化無人船收放裝置的側視圖。
圖3為延伸型岸示意圖;
圖4為垂直型岸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做詳細說明。
如圖1和2所示,所述近岸模塊化無人船收放裝置包括主框架1、傳送帶機構2?和履帶裝置3。其中傳送帶機構和履帶裝置分別安裝在主框架的頂端氣囊上和下端氣囊下,傳送帶機構2用于完成對無人船收放時無人船的傳送,履帶裝置3負責裝置整體在淺灘的移動,傳送帶機構2和履帶裝置3可根據實際使用場景進行增減。
所述主框架1包括依次疊置的多層橡膠氣囊7,相鄰橡膠氣囊之間通過連接部件9可拆卸連接,實現模塊化的組合,可在垂直型岸工作場景下根據岸距水面高度進行橡膠氣囊數量的添減,使用的橡膠氣囊重量輕、耐磨損、適用性強和易于攜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科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科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9380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綠色能源的多功能可下潛大型海上浮標
- 下一篇:一種救生吊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