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雙氧水和PEG修飾的親水鐵碳復合納米顆粒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86985.4 | 申請日: | 2017-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5730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4 |
| 發明(設計)人: | 楊金帆;張素風;張璐璐;張宏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G49/08 | 分類號: | C01G49/08;C01B32/15;C01B32/05;A61K49/12;A61K49/08;A61K49/18;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21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雙氧水 peg 修飾 親水鐵碳 復合 納米 顆粒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雙氧水和PEG修飾的親水鐵碳復合納米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先將鐵鹽和碳源加入水中,采用水熱反應合成Fe3O4@C顆粒;使用雙氧水氧化處理Fe3O4@C顆粒;使用PEG接枝經雙氧水氧化處理后的Fe3O4@C,接枝反應結束后,對反應液進行透析、分離、洗滌和干燥,得到基于雙氧水和PEG修飾的親水鐵碳復合納米顆粒。本發明通過水熱條件下自組裝合成具有核殼結構的Fe3O4@C磁性納米粒,接著利用雙氧水氧化和PEG接枝兩種后期修飾手段,改變Fe3O4@C碳殼表面官能團種類和數目,成功將大量PEG修飾在碳殼上,從而獲得具有高度親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的Fe3O4@C納米顆粒。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雙氧水和PEG修飾的親水鐵碳復合納米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種收集核磁共振現象產生的信號,再重建圖像的成像技術,它具有最高的軟組織分辨率,被廣泛用于醫學診斷和各種病理研究。在應用中常常需要造影劑改變周圍環境中氫質子的弛豫時間,從而增強核磁共振成像的對比度,以利于病灶組織與正常組織之間結構區分,進而提高診斷能力。因此,開發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劑成為了醫學界的熱點問題。依據改變弛豫時間的不同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釓螯合劑為代表的T1造影劑,特異性影響氫質子的縱向弛豫時間,使核磁共振成像信號正增強。另一類是以四氧化三鐵(Fe3O4)納米粒為代表的T2造影劑,特異性影響氫質子的橫向弛豫時間,使核磁共振成像信號負增強。
與釓配位化合物相比,Fe3O4納米粒子的優點在于無毒以及磁學性質較強。然而,Fe3O4納米顆粒直接用于造影劑具有以下缺點:①在水溶液中極易被氧化和發生團聚;②某些化學方法制備的Fe3O4納米粒表面含有大量的有機溶劑,不適合直接在生物體內使用;③粒徑較大、水溶性差。因此,提高Fe3O4納米粒的抗氧化性、生物相容性及在水中的分散穩定性,是其成功用作MRI造影劑的關鍵。
碳元素是構成生命體的重要元素之一,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化學穩定性,如在納米顆粒的外周緊密包覆而形成碳殼層,則可大幅提高納米顆粒的化學穩定性,也有望降低潛在的生物毒性。由此產生的問題是碳包覆的納米顆粒表面有很強的疏水性,不利于MRI成像應用。因此,需要后期修飾手段提高鐵碳納米顆粒的親水性。
聚乙二醇(PEG)是高親水性聚合物,它對納米顆粒的修飾可以提高納米顆粒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并延長其在體內的血液循環時間(Peng et al.,Biomaterials 2012,33,1107-1119)。這是由于PEG本身具備大量親水性的醚鍵,并且PEG的毛刷作用可以有效屏蔽體內蛋白與納米顆粒作用。但是,由于鐵碳納米粒中碳殼的化學穩定性高,不易再外接修飾基團,從而限制了鐵碳納米材料的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基于雙氧水和PEG修飾的親水鐵碳復合納米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制得的鐵碳復合納米顆粒化學穩定性高、不易團聚,且核磁共振響應信號強。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包括以下步驟:
(1)將鐵鹽和碳源加入水中,采用水熱反應合成Fe3O4@C顆粒;
(2)使用雙氧水氧化處理Fe3O4@C顆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科技大學,未經陜西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8698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