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降低玻璃熔窯NOx排放的增氧燃燒設備與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68092.7 | 申請日: | 2017-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516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4 |
| 發明(設計)人: | 續芯如;陳福;王志平;馮建業;李軍明;閆亞瓊 | 申請(專利權)人: | 秦皇島玻璃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N5/00 | 分類號: | F23N5/00;F23N5/26;C03B18/1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義興 |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玻璃熔窯 增氧 燃燒器 熔化 小爐 燃燒設備 澄清部 助燃 加料口位置 助燃空氣量 高溫燃燒 工藝制度 火焰空間 火焰燃燒 燃料燃燒 熱點位置 設備結構 雙重作用 山墻 玻璃液 風量 減排 均化 燃盡 氧氣 節能 燃料 玻璃 燃燒 平衡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降低玻璃熔窯NOx排放的增氧燃燒設備與工藝,玻璃熔窯加料口位置第三增氧燃燒器通入到玻璃熔窯熔化部中,提高了燃燒側的火焰底部溫度,使火焰燃燒對側的燃料燃盡,降低小爐中助燃空氣量,降低NOx生成濃度;第一增氧燃燒器通入到玻璃熔窯熔化部中,迅速提升熔化部熱點位置溫度,降低兩側小爐的助燃風量,降低高溫燃燒過程的NOx生成;末對小爐處后第二增氧燃燒器通入到玻璃熔窯中,調節玻璃熔窯玻璃的均化參數,氧氣和燃料燃燒迅速完全,阻止火焰空間NOx生成;后山墻處設置第四增氧燃燒器,調節澄清部溫度,調整澄清部玻璃液上方的壓力與外界平衡,該設備結構合理,工藝制度穩定,不僅有利于實現減排有害氣體,還起到節能雙重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降低玻璃熔窯NOx排放的增氧燃燒設備與工藝,屬于玻璃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平板玻璃也稱白片玻璃或凈片玻璃,其化學成分一般屬于鈉鈣硅酸鹽玻璃,由于它具有透光、透明、保溫、隔聲,耐磨、耐氣候變化等性能,一般用于民用建筑、商店、飯店、辦公大樓、機場、車站等建筑物的門窗、櫥窗及制鏡等,也可用于加工制造鋼化、夾層等安全玻璃。
空氣中含氧量約21%,氮氣含量約78%,在燃燒過程中,只有氧氣參加燃燒反應,氮氣不參與燃燒,大量的氮氣吸收燃燒反應放出的熱量,同時氮氣在高溫下與氧氣反應產生大量氮氧化物,并隨煙氣排放到大氣中,既浪費能源,也導致大氣的污染。
平板玻璃制造屬于高能耗行業,國內98%以上為空氣為助燃介質的普通浮法玻璃熔窯。在高溫制備過程中,助燃空氣中N2被氧化而形成NOx,排放濃度高達1800~3300mg/Nm3;浮法玻璃生產工藝要求使用Na2SO4作為澄清劑,在高溫條件下分解釋放出SO2,排放濃度高達2000~6000mg/Nm3。以600t/d浮法玻璃生產線為例,煙氣量為80000Nm3/h,每天產生的NOx為4.8噸按2500 mg/Nm3計算,SOx為5.8噸按3000mg/Nm3計算,目前國內運行的浮法玻璃生產線為240條,每年產生的NOx為42萬噸,SOx為51萬噸,國內的平板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6453-2011要求玻璃窯爐NOx排放標準 700mg/Nm3以下,SOx排放標準400mg/Nm3以下,目前脫硫脫硝尾端治理成本占比高,企業負擔較重。
國外玻璃制造企業在上世紀90年代陸續開發全氧燃燒技術,很多國家陸續將浮法玻璃生產線改造成全氧燃燒窯爐;而且,國內也陸續建設了幾條全氧燃燒浮法玻璃生產線,但是,全氧窯爐玻璃制造的生產成本高于普通浮法玻璃熔窯,同時,其生產的玻璃質量波動大,產出的玻璃成本明顯高于普通平板玻璃價格,這樣導致全氧生產線普遍虧損。
因此,一種既能夠減少玻璃熔窯煙氣中NOx過程產生量,又能夠實現玻璃熔窯的節能效果的方法和設備是本領域亟需的。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秦皇島玻璃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秦皇島玻璃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6809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