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燃氣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57970.5 | 申請日: | 2017-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763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吳炯珊;吳建明;沈軍;朱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眾力儀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15/04 | 分類號: | G01F15/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六一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2314 | 代理人: | 顧傳虎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新能源 汽車 燃氣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燃氣表。
背景技術
新能源汽車是指除汽油、柴油發動機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車,由于新能源汽車不會排放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煙塵微粒,所以可降低對空氣的污染,其中以天然氣為動力的汽車總數量最多,但是天然氣在常溫下以氣體的方式存在,所以需要對天然氣加壓儲存,燃燒時轉化為氣體,燃氣表是用來測量導管的氣壓的設備,但是由于有的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燃氣表內部零部件靈敏度不夠,對導管內的氣壓值微量變化不易測出,所以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燃氣表測量出的數值與實際值存有誤差,這必然會導致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燃氣表失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解決上述問題的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燃氣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一種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燃氣表,包括大夾板,以及置于大夾板一側的小夾板,所述小夾板和大夾板的四個邊框內開設有固定孔,固定孔上固接有支柱,所述小夾板和大夾板的板面上開設有定位孔,定位孔中配合連接有軸齒輪和轉軸,所述軸齒輪置于大夾板長邊框內的兩個支柱的軸心連線上,所述轉軸置于大夾板的一側斜邊框內,所述軸齒輪的外側面上固定連接有游絲,所述轉軸的外側面上套接有扇形齒輪,所述扇形齒輪的頭部與軸齒輪呈嚙合連接,扇形齒輪的尾部連接有拉片,所述拉片的尾部上安裝有封口,封口的底部固定連接在導管內的傳感裝置上。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軸齒輪為階梯軸;最大尺寸面形成為外齒輪,游絲的一個側面抵接在外齒輪的一側端面上,軸齒輪的一端延伸出大夾板的外部,軸齒輪的延伸端形成有錐面,錐面的錐度為1:20;長度為3mm,軸齒輪的錐面上套接有指針。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扇形齒輪與轉軸呈過盈配合連接,扇形齒輪的頭部形成有扇面嚙合齒;尾部形成有圓弧狀彎鉤,扇形齒輪的扇面嚙合齒與軸齒輪的外齒輪呈嚙合連接,扇形齒輪與小夾板的內側面的間距為4.5mm,扇形齒輪的圓弧狀彎鉤尾部上開設有圓孔,拉片貼合在圓孔的一側端面上。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拉片為長桿狀結構;兩端開設有通孔,兩個通孔的間距為21.25mm,拉片的一端通孔通過鉚釘與扇形齒輪的圓孔鉚合連接為一體,拉片的另一端通孔與封口通過鉚釘鉚合連接為一體。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支柱的數量為四個,其中的兩個置于大夾板長邊框內,另外的兩個置于大夾板短邊框內,兩個支柱與另外的兩個支柱之間的間距為30mm。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小夾板和大夾板上的定位孔的數量為兩個,兩個定位孔的直徑為1.2mm,且軸心間距為22.5mm。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小夾板和大夾板之間留有間隙,支柱的兩側端面分別與間隙的兩個內壁面貼合在一起。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小夾板和大夾板之間的間隙的尺寸為13.5mm,小夾板和大夾板上的固定孔的直徑為2.1mm,大夾板的最大長度為53.75mm;寬度為45mm。
有益效果: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燃氣表通過游絲產生彈性反作用力矩來平衡軸齒輪的扭矩,進而平衡并測量出導管內氣壓值,游絲通過自身的構造可靈敏的測量出壓力大小的微量變化,從而達到精確測量出儲氣罐的氣壓值。
附圖說明
圖1為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燃氣表的主視局部剖面圖。
圖2為圖1的A向剖面圖。
圖3為圖1的尺寸標注圖。
圖4為圖2的尺寸標注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至4,一種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燃氣表,包括大夾板10,以及置于大夾板10一側的小夾板9,所述小夾板9和大夾板10之間留有間隙,間隙的尺寸為13.5mm,大夾板10的最大長度為53.75mm;寬度為45mm,所述小夾板9和大夾板10的四個邊框內開設有固定孔(圖未標),固定孔的直徑為2.1mm,固定孔上固接有支柱1,支柱1的兩側端面分別與間隙的兩個內壁面貼合在一起,支柱1的數量為四個,其中的兩個置于大夾板10長邊框內,另外的兩個置于大夾板10短邊框內,兩個支柱1與另外的兩個支柱1之間的間距為30mm,小夾板9和大夾板10的板面上開設有定位孔(圖未標),定位孔的數量為兩個,兩個定位孔的直徑為1.2mm,且軸心間距為22.5mm,定位孔中配合連接有軸齒輪2和轉軸3,軸齒輪2置于大夾板10長邊框內的兩個支柱1的軸心連線上,轉軸3置于大夾板10的一側斜邊框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眾力儀表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眾力儀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5797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