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基于組合理論的低幼兒小提琴啟蒙教學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038571.4 | 申請日: | 2017-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656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佳音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佳音 |
| 主分類號: | G09B15/00 | 分類號: | G09B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組合 理論 幼兒 小提琴 啟蒙 教學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教學方法,具體是一種基于組合理論的低幼兒小提琴啟蒙教學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教琴、學琴大都是模仿教學體系的授課模式,填鴨式模仿教學的體系的最初技術架構是根據(jù)本國孩子為何能說清楚自己國家語言而得出的理論依據(jù)和結論,孩子學語言都是跟爸媽學的,但前提是爸媽首先要會說本國語言,父母講一句,孩子模仿學說一句,傳統(tǒng)教琴也就是通過這種“鸚鵡學舌”來進行小提琴的教學。教學過程的常態(tài)是學生跟著老師模仿,學生拉一句,老師糾正一句,孩子再通過眼睛觀察,不斷模仿教師的演奏示范,這樣授課學習方式就會讓少部分動手能力較弱的孩子或耳朵辨聽音高遲鈍的孩子或左右手協(xié)調能力控制不好的孩子學習起來就比較費勁。因在練琴過程中孩子不可能一遍就能模仿老師的演奏狀態(tài),哪怕一次十次反復模仿也不一定正確,孩子在這種教學互動狀態(tài)下易產(chǎn)生對學琴的畏懼心理,因為盡管自己努力了,還是不對,再次用心努力,怎么還是被老師挨罵批評,以至于自己急,老師也急,家長更加容易急或吼,再往后父母便是非罵即打了。孩子每學一首新曲,都是用這樣的純模仿教學模式,不僅學琴進度受到影響,學習心態(tài)受到打擊,再遇到特功利的老師,教學的技術難度一味拔高,爬升過快,啟蒙的學習難度及坡度變得更加陡峭,學琴,毀滅初心。失望到絕望只一步之遙,棄學,變成了常態(tài)。
模仿教學體系的弊端是不讓孩子自己動腦筋,即孩子通過觀察后做出的一系列模仿狀態(tài)。如拿解數(shù)學題來說事,如果老師直接告訴解題答案,學生就無需再在大腦中進行過程的演練和思索,這是一種代替和剝奪了孩子獨立思考的野蠻教學思路,久而久之,孩子的學習內動力不足,惰性建立,自主性學習消失,懶于思索的壞習慣形成。一種不好的思維學習模式將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定勢。這樣模式的學習和古語“送人予魚,不如送人予漁”道理是背道而馳的。送魚不如教會釣魚方法,啟發(fā)性教學永遠是教師應遵循的科學傳道受業(yè)好方法之一。老師教學不演奏示范,孩子就不會拉曲,很長一段時間,要完全依賴老師。不得法的學琴孩子離音樂更遠,學生學琴受到的自尊心傷害,今后會禍及影響到文化課的學習。對孩子成長有百害而無一利。總之,一言以蔽之,傳統(tǒng)模仿教學模式:教師教的累,家長陪練累,學生學得更苦更累。因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基于組合理論的低幼兒小提琴啟蒙教學方法。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組合理論的低幼兒小提琴啟蒙教學方法,改變傳統(tǒng)孩子練琴即是不斷改錯糾錯,而新方法是練琴中分步驟進階練習,分解了技術難度,準確率高了,減少了錯誤,盡量不出錯了,事半功倍完成新樂曲組裝,孩子從學琴中獲得了自信和快樂,教學設計理念是:以防為主,以改為輔,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傳統(tǒng)學琴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組合理論的低幼兒小提琴啟蒙教學方法,包括以下進階練習步驟:
(1)唱打:嘴唱“噠”音,用聲音延長表示節(jié)奏的長短;一拍唱一次“噠”音,時間是一拍的長度;二拍唱“噠”音,“噠”音的韻母聲音延長到二拍的時值長度,唱打程序適合任何樂曲的最初對節(jié)奏組合的準確反射,唱打即是訓練每一首新曲的同速節(jié)奏;
(2)組合唱打:將認識的五線譜音符和節(jié)奏進行組合,嘴唱出音符,可不管音的絕對音高,發(fā)出的音延長到相應的時值長度,一拍時值或二拍時值;唱音符+手打拍+腳打拍,組合唱打即是一心二用的五線譜和節(jié)奏型的組合;
(3)撥唱:將左手四個手指按指和右手邏輯上運弓管理想結合,出右手食指進行弓法思維的邏輯選擇,不用弓子,用右手撥出相對應的空弦音或同一個唱名按指音高,進行音符和不同節(jié)奏型的左右手信號的對接整合管理;嘴同時發(fā)出組合唱打的技術,右手撥同一個音高音符的手指位置+嘴唱相同音高的音符+腳打拍管理不同起速度的永遠同速一拍的節(jié)奏;
(4)徒手弓法:模擬右手演奏運弓狀態(tài),進行左腦邏輯上的系統(tǒng)管理,嘴唱音符+腳打拍子+右手模擬演奏弓法,一心三用,進行多項單項技術的整合,形成對新曲的弓法進行判斷、分析及準確的在線邏輯管理;
(5)組合拉奏:在前面四步單獨技術都訓練完好后,用右手運弓和左手按指進行最后樂曲演奏的總裝拉琴;練習演奏,學會發(fā)現(xiàn)技術短板;若這首樂曲弓法老出錯,暫時放下琴演奏,單獨訓練徒手弓法,當此曲的弓法模擬操作都沒有了失誤,再進行合成演奏。
一種基于組合理論的低幼兒小提琴啟蒙教學方法用于3-6歲低幼兒童學習小提琴。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佳音,未經(jīng)黃佳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857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高效除塵設備
- 下一篇:一種微細粉塵過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