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產丙烯和提高輕質油品質量的催化轉化方法和用于該方法的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36354.1 | 申請日: | 2017-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222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6 |
| 發明(設計)人: | 朱金泉;高永燦;謝朝鋼;崔琰;楊軼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55/00 | 分類號: | C10G55/00;C10G11/04;C10G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創嘉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蘇瑞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丙烯 提高 油品 質量 催化 轉化 方法 用于 系統 | ||
1.一種多產丙烯和提高輕質油品質量的催化轉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
將重質烴油原料在第一反應器中與第一催化裂化催化劑接觸并進行第一催化反應,將反應所得的第一反應混合物進行氣劑分離,得到第一產物和第一反應催化劑;
將餾程為8~88℃的輕餾分組分注入第二反應器中與第二催化裂化催化劑接觸進行第二輕餾分催化反應,并將餾程為145~253℃的重餾分組分在所述輕餾分組分的下游注入所述第二反應器中與第二催化裂化催化劑接觸進行第二重餾分催化反應,從所述第二反應器出口得到含催化劑的第二反應混合物;
將所述第二反應混合物引入第三反應器中,繼續進行第三催化反應,將反應所得的第三反應混合物進行氣劑分離,得到第三產物和第三反應催化劑;其中,所述第三催化反應的操作條件包括:溫度為480~650℃;重時空速為1~30h-1;
將所述第一反應催化劑和部分第三反應催化劑作為第四催化裂化催化劑引入第四反應器,將餾程為41~190℃的中餾分組分注入第四反應器中與所述第四催化裂化催化劑接觸并進行第四催化反應,將反應所得的第四反應混合物進行氣劑分離,得到第四產物和第四反應催化劑;
將部分所述第三反應催化劑、第四產物和第三產物引入第五反應器進行第五催化反應,將反應所得混合物進行氣劑分離,得到第五產物和第五反應催化劑;其中,所述第五催化反應的操作條件包括:溫度為480~580℃;重時空速為1~30h-1;
將所述第一產物、第三產物、第四產物和第五產物引入產品分離裝置進行產品分離,得到包括干氣產物、液化氣產物、汽油產物、柴油產物和重油產物的分離產物,其中所述輕餾分組分、所述中餾分組分和所述重餾分組分至少部分地來自該產品分離裝置的所述分離產物中;
將所述第四反應催化劑和第五反應催化劑進行再生后分別作為所述第一催化裂化催化劑和所述第二催化裂化催化劑送入所述第一反應器和所述第二反應器中。
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輕餾分組分的餾程為9~57℃,所述中餾分組分的餾程為57~160℃,所述重餾分組分的餾程為160~23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反應器中所述重餾分組分的注入位置到所述第二反應器出口的長度為所述輕餾分組分的注入位置到第二反應器出口的長度的5~9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反應器中所述重餾分組分的注入位置到所述第二反應器出口的長度為所述輕餾分組分的注入位置到第二反應器出口的長度的20~80%。
5.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輕餾分組分與所述重質烴油原料的重量比為(0.01~0.3):1;
所述中餾分組分與所述重質烴油原料的重量比為(0.01~0.3):1;
所述重餾分組分與所述重質烴油原料的重量比為(0.01~0.3):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輕餾分組分與所述重質烴油原料的重量比為(0.05~0.2):1;
所述中餾分組分與所述重質烴油原料的重量比為(0.05~0.2):1;
所述重餾分組分與所述重質烴油原料的重量比為(0.05~0.2):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催化反應的操作條件包括:溫度為480~700℃;反應時間為0.5~10秒;劑油重量比為(5~40):1;水油重量比為(0.1~1):1;
第二催化反應的操作條件包括:溫度為480~700℃;反應時間為0.5~10秒;劑油重量比為(6~40):1;水油重量比為(0.1~1):1。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催化反應的操作條件包括:溫度為500~600℃;反應時間為1~5秒;劑油重量比為(7~20):1;水油重量比為(0.1~0.4):1;
所述第二催化反應的操作條件包括:溫度為500~650℃;反應時間為l~5秒;劑油重量比為(10~30):1;水油重量比為(0.2~0.6):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635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旋液分離技術在MCP裝置上的應用
- 下一篇:增產清潔汽油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