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嗅覺氣味陣列傳感器及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36310.9 | 申請日: | 2017-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433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吳青海;吳云翔;張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智能(廈門)傳感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7/00 | 分類號: | G01N2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市中***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嗅覺 氣味 陣列 傳感器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氣味傳感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智能嗅覺氣味陣列傳感器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迄今為止,牽涉氣體探測,主要有四種常規技術:1、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氣體傳感器,對許多還原氣體都敏感,缺點是選擇性很差,2、催化燃燒,利用催化劑助燃燒產生熱量使傳感器電阻變大的原理,缺點是只對可燃性氣體響應、靈敏度低。3、電化學傳感器對一些重要氣體有一定選擇性響應,缺點是壽命短,穩定性差。4、光學氣體傳感器:利用部分氣體在紅外光區有吸收譜,使用紅外光光源發生器,濾波器,和紅外探測器制成氣體傳感器、選擇性好,缺點是儀器復雜、本身就相當于一部儀器,造價昂貴。
這些常規氣體傳感器的共同點是制造復雜,基本上是一個個手工單一裝配,造成性能低,一致性差,無法實現大批量規模的生產。
世上目前用量最大的是半導體MOS結構的傳感器,傳感器需工作于200℃以上的溫度,制造方法是高溫燃燒,稱為第一代,第二代采用絲絹漏印技術把傳感器和加熱器都印刷在陶瓷基片上,稱為第二代產品。這類氣體傳感器的靈敏度取決于傳感顆粒面積與體積比,顆粒越小,面積與體積比越大,靈敏度越高。就是取決于傳感器顆粒大小和多孔性。第一代燃燒型,傳感體很大,顆粒很大,表面與體積比很小,第二代厚膜的顆粒只是略小,表面與體積比值仍很低,造成這二代產品靈敏度都很低。要取得高靈敏度的條件,就是傳感器顆粒需達到最小,達到納米級。傳感器體需做成薄膜, 否則無法做到顆粒為納米的傳感器。此外,目前所有氣體傳感器只包含傳感器本身和加熱器,沒有測溫器,沒有測溫功能,無法做精準溫度控制,造成氣體傳感器檢測精度很低。
目前氣體傳感器結構均非薄膜,無法達到高靈敏度,高一致,和高穩定性的批量生產,這是迄今世上單種氣體傳感器的背景狀況。
嗅覺傳感最起碼要求需有多種氣味傳感器的陣列,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可以探測香臭的傳感器,也沒有多種氣味類型于一個芯片上的陣列傳感器出現,也就是無法實現類似人鼻嗅覺電性能轉換與探測的解決途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嗅覺氣味陣列傳感器及制作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嗅覺氣味陣列傳感器,其組成包括:芯片,所述的芯片上表面設置有電絕緣層,所述的電絕緣層內設置有加熱器和測溫器,所述的測溫器設置在加熱器之間,所述的電絕緣層上表面設置有不同類型的氣味傳感器膜層,不同類型所述的氣味傳感器膜層成陣列布置,所述的氣味傳感器膜層里嵌入不同類型氣味傳感器,所述的不同類型氣味傳感器上設置有傳感器電極,所述的電絕緣層上表面兩側設置有數個電極引線柱。
優選的,所述的智能嗅覺氣味陣列傳感器,數個所述的電極引線柱用于支撐芯片兼充導電引線。
優選的,所述的智能嗅覺氣味陣列傳感器的制作方法,
第一:利用微電子平面技術光刻,擴散,蒸發技術基片上制造加熱器,測溫器電極;
第二:在上述電極上覆蓋電絕緣層 ;
第三:在電電絕緣層上制造各種類型傳感器的電極引線;
第五:在上述各種類型傳感器的電極引線上的限定區域,分別制造不同類型的氣味傳感器薄膜;
第六:對各種類型氣味傳感器膜層進行納米化,使其顆粒具有最高的表面積/體積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傳感器使用微電子芯片技術,使傳感器的制造進入微米級,在同一芯片上制造多種類型氣味傳感器陣列,改變常規氣體傳感器單一傳感器制造的歷史,實現人類氣味傳感所需嗅覺神經感元陣列,一個芯片可以集成多達十種不同香味類型的陣列芯片;使用微電子技術,使氣體與氣味傳感器的制造使用硅集成電路平面技術,這樣,氣體傳感器最主要,最大產量的半導體氣體器(MOS)的傳感膜制造,加熱裝置和測溫器,可以在一個平面上完成,克服常規氣體傳感器不帶測溫器,無法實現精確溫度控制的缺點;采用近代的MEMS技術:由于半導體氣體傳感器必須工作于較高溫度,每個傳感器都需加熱,芯片的加熱系統,互相電隔離,阻斷傳感器的熱量流失,以最少功率使傳感器長期穩定工作成為核心技術的一部分;薄膜化技術:把傳感器、加熱器和測溫器用IC技術做在同一芯片上(On chip),使用光亮表面,IC技術實現傳感器薄膜化,薄膜技術使傳感器,加熱器,測溫器分層電隔離;傳感器顆粒達到納米水平,大大提高了傳感器的靈敏度;采用耐高溫基質材料,結合MEMS及時,使傳感器的有源區達到極薄,使用懸空阻斷熱流失,使每個傳感器的加熱功率低于0.1使傳感器陣列芯片的可靠性,穩定性大大提高。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智能(廈門)傳感器有限公司,未經智能(廈門)傳感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631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信息同步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集群式透網服務的處理系統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