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軌道交通橋梁鋼梁梁縫處軌枕支撐調節體系及其架設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23139.8 | 申請日: | 2017-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8191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6 |
| 發明(設計)人: | 馬舜;胡駿;陸金海;周小涵;劉厚軍;劉承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9/12 | 分類號: | E01D19/12;E01D21/00;E01D101/30 |
| 代理公司: | 11221 北京捷誠信通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衛東<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交通 橋梁 鋼梁 梁縫處 軌枕 支撐 調節 體系 及其 架設 方法 | ||
1.一種軌道交通橋梁鋼梁梁縫處軌枕支撐調節體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兩橋墩處鋼梁(1),兩所述鋼梁(1)順橋向排列,中間設梁縫;所述鋼梁(1)兩端均設有加勁肋板(11);
兩連系小橫梁(2),所述連系小橫梁(2)兩端分別固定于所述鋼梁(1)兩端的加勁肋板(11)上;
兩活動小縱梁(3),所述活動小縱梁(3)兩端分別置于兩所述連系小橫梁(2)上,且其可在所述連系小橫梁(2)上移動;所述活動小縱梁(3)下表面設有縱向限位部件(31),所述縱向限位部件(31)用于限制所述活動小縱梁(3)在所述連系小橫梁(2)上發生縱向移動;兩所述活動小縱梁(3)用于支撐一根軌枕(5)的兩端;
軌距調節裝置,所述軌距調節裝置設于相鄰兩軌枕(5)之間,所述軌距調節裝置用于自動調整軌枕(5)間距。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軌道交通橋梁鋼梁梁縫處軌枕支撐調節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連系小橫梁(2)上表面設有豎橫向限位部件(21),所述豎橫向限位部件(21)用于限制所述活動小縱梁(3)在所述連系小橫梁(2)上發生豎向和橫向移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軌道交通橋梁鋼梁梁縫處軌枕支撐調節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軌枕支撐調節體系還包括小縱梁連接系(4),所述小縱梁連接系(4)設于兩所述活動小縱梁(3)之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軌道交通橋梁鋼梁梁縫處軌枕支撐調節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縱梁連接系(4)包括橫支撐和斜支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軌道交通橋梁鋼梁梁縫處軌枕支撐調節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梁(1)上設有軌枕限位部件(10),所述軌枕(5)通過所述軌枕限位部件(10)固定于所述鋼梁(1)上。
6.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交通橋梁鋼梁梁縫處軌枕支撐調節體系的架設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兩所述鋼梁(1)的加勁肋板(11)上各架設一所述連系小橫梁(2);所述連系小橫梁(2)兩端分別固定于所述鋼梁(1)兩端的兩加勁肋板(11)上;
在所述連系小橫梁(2)上表面設置豎橫向限位部件(21),所述豎橫向限位部件(21)用于限制所述活動小縱梁(3)在所述連系小橫梁(2)上發生豎向和橫向移動;
在兩所述連系小橫梁(2)架設兩所述活動小縱梁(3);所述活動小縱梁(3)兩端分別置于兩所述連系小橫梁(2)上,且其可在所述連系小橫梁(2)上移動;
在所述活動小縱梁(3)下表面設置縱向限位部件(31),所述縱向限位部件(31)用于限制所述活動小縱梁(3)在所述連系小橫梁(2)上發生縱向移動;
在所述活動小縱梁(3)上架設軌枕(5);所述軌枕(5)兩端分別設于兩所述活動小縱梁(3)上;在所述橋墩鋼梁(1)上架設軌枕(5),所述軌枕(5)兩端分別設于所述橋墩鋼梁(1)的兩加勁肋板(11)上;在相鄰兩軌枕(5)之間設置所述軌距調節裝置,所述軌距調節裝置用于自動調整軌枕(5)間距。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軌道交通橋梁鋼梁梁縫處軌枕支撐調節體系的架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兩所述活動小縱梁(3)之間架設小縱梁連接系(4),所述小縱梁連接系(4)包括橫支撐(41)和斜支撐(4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2313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