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隧道入口行車視距測量裝置及測量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14130.0 | 申請日: | 2017-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169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0 |
| 發明(設計)人: | 查利君;余小強;林偉;蔡濱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市智聯信通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11/02 | 分類號: | G01C11/02 |
| 代理公司: | 廈門果汁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5227 | 代理人: | 樂珠秀 |
| 地址: | 361110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隧道 入口 行車 視距 測量 裝置 測量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隧道入口行車視距測量裝置及其對應的測量方法。
背景技術
駕駛人的行車視距是保證行車安全的重要條件,是評價道路視覺環境優劣的量化指標,也是提高車輛安全行駛的重要前提。目前的視距檢測方法主要有基于運行車速的視距檢測、不同道路與車型的視距檢測以及公路三維動態視距計算。
但是,基于運行車速的視距檢測和不同道路與車型的視距檢測主要適用于普通公路,不適用于隧道洞口的視距測量;公路三維動態視距檢測方法雖然考慮了更多視距的影響因素,更能夠反映真實的道路情況,但道路三維模型的建立需要詳細的道路幾何信息,且模型建立較為復雜,由于已建道路可能存在設計資料缺乏,后期改擴建較多的情況,建模難度較大導致視距檢測效率不高。
由于白天隧道內、外的亮度差別極大,人眼對亮度差的感知會適應滯后,就會讓人突然產生“黑洞”的感覺,如果車速過快,極易發生交通事故。為消除高速公路隧道"黑洞效應",緩解駕駛員進出隧道洞口的心里負荷,需對公路隧道入口照明進行合理設計以使隧道內亮度與隧道外自然光亮度之間在滿足最小亮度的前提下進行平穩過渡。
目前,隧道照明設計者依據規范通常把隧道分為入口段、過渡段、中間段和出口段等四個段來設計照明。各段的長度和照度是從全年行車安全要求出發,對洞內最大照度的設計是以全年洞外最大亮度和最高行車時速來確定隧道內各段的燈具功率和燈具分布密度。能夠實現照明自動控制的非常有限,通常因線路布線回路的限制,只能做到2、3級人工或自動控制,對于如天氣、車速、車流量等參數只是在設計階段給予以最大值考慮,最終各段照明的長度和照度也始終是處于最大值狀態。對于天氣、車速、車流量等時變參數無法從宏觀上對整個隧道的照明進行自適應方式調制。因此,目前這種傳統設計與使用的隧道照明系統存在著大量電能浪費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隧道入口行車視距測量裝置及測量方法,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特別適用于隧道洞口的行車視距的測量,測量結果穩定可靠。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隧道入口行車視距測量裝置,其包括:工業相機(10)和標靶(20),所述標靶(20)包括兩個以上并按預設間距設置在隧道洞口(30)的內部,所述工業相機(10)設置在隧道洞口(30)的外部并用于采集隧道洞口(30)內的標靶(20)的圖像;其中,所述工業相機(10)與所述隧道洞口(30)之間的水平距離為L1,所述隧道洞口(30)內第一個標靶(20)與所述隧道洞口(30)之間的水平距離為L2,相鄰兩個標靶(20)之間的間距為L3;所述測量裝置根據所述圖像中人眼可見的標靶(20)的數量n進行計算行車視距L,即,行車視距L=L1+L2+(n-1)*L3。
優選的,所述工業相機(10)包括兩臺,其中一臺工業相機(10)用于拍攝大視角圖像以獲取視場亮度,其中另一臺工業相機(20)用于拍攝遠焦圖像以獲取圖像中的標靶(20)的數量;根據所述大視角圖像中的視場亮度進行判斷所述遠焦圖像中人眼可見的標靶(20)的數量n。
優選的,所述工業相機(10)的安裝高度H1為距離地面2.5米,且該工業相機(10)與所述隧道洞口(30)之間的水平距離為L1為40米。
優選的,所述標靶(20)的總數量為6個,每個標靶(20)的安裝高度H2為距離地面1.米,所述隧道洞口(30)內第一個標靶(20)與所述隧道洞口(30)之間的水平距離為L2為50米,相鄰兩個標靶(20)之間的間距為L3為10米。
優選的,所述工業相機(10)放置于恒溫防護罩內。
優選的,所述標靶(10)的靶面為不發光的圓形平板,并通過支撐架垂直安裝在隧道側墻上;所述標靶(10)的靶面直徑為0.2米。
對應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隧道入口行車視距測量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a.在隧道洞口(30)的內部設置標靶(20),所述標靶(20)包括兩個以上并按預設間距布置,所述隧道洞口(30)內第一個標靶(20)與所述隧道洞口(30)之間的水平距離為L2,相鄰兩個標靶(20)之間的間距為L3;
b.在隧道洞口(30)的外部設置工業相機(10),用于采集隧道洞口(30)內的標靶(20)的圖像,所述工業相機(10)與所述隧道洞口(30)之間的水平距離為L1;
c.根據所述工業相機(10)采集的標靶(20)的圖像中人眼可見的標靶(20)的數量n進行計算行車視距L,即,行車視距L=L1+L2+(n-1)*L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市智聯信通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市智聯信通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141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