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鈦棒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09934.1 | 申請日: | 2017-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5259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2 |
| 發明(設計)人: | 方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先進金屬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37/04 | 分類號: | B21C37/04;C22F1/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成杰 |
| 地址: | 610306 四川省成都市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市青白江區***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鈦棒的制造方法,屬于鈦棒制備加工領域。本發明包括如下步驟:選取內徑為80mm~100mm的圓形鈦管,內表面酸洗處理;把海綿鈦壓制成圓柱形的電極塊,電極塊直徑略小于鈦管內徑;將電極塊裝入鈦管,鈦管兩端焊接封閉,使得電極塊設于鈦管的密閉腔體內,所有材料成為一個整體的組合坯料;將抽真空后的組合坯料放入加熱爐內進行加熱,組合坯料的真空度為<0.01Pa,加熱溫度為1000℃~1200℃,加熱時間為2小時~6小時;將完成加熱工藝的組合坯料取出進行軋制;棒材軋制后進行去應力退火,退火溫度為350℃~650℃。本發明通過由海綿鈦直接壓塊、真空封裝然后軋制制備鈦棒的簡化加工工藝,將加工成本降低2/3以上,總成本降低8%以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鈦棒的制造方法,屬于鈦棒制備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純鈦因具有比強度高、耐蝕、耐熱性強等許多優點,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其冶煉技術復雜,生產成本高,因此鈦的價格很貴,很大程度限制了鈦的推廣及應用。隨著鈦材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這一矛盾越加突顯。
目前的鈦棒軋制工序復雜,需要經過兩次熔煉、剝皮、開坯、打磨,導致生產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生產成本較低的鈦棒的制造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鈦棒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選取內徑為80mm~100mm的圓形鈦管,內表面酸洗處理;
步驟二、把海綿鈦壓制成圓柱形的電極塊,電極塊直徑略小于鈦管內徑;
步驟三、將電極塊裝入鈦管,鈦管兩端焊接封閉,使得電極塊設于鈦管的密閉腔體內,所有材料成為一個整體的組合坯料;
步驟四、將抽真空后的組合坯料放入加熱爐內進行加熱,組合坯料的真空度為小于0.01Pa,加熱溫度為1000℃~1200℃,加熱時間為2小時~6小時;
步驟五、將完成加熱工藝的組合坯料取出進行軋制;
步驟六、棒材軋制后進行去應力退火,退火溫度為350℃~650℃,時間為4小時~6小時。
組坯材料需嚴格按照設計尺寸加工,覆層鈦管的厚度為1mm~3mm,優選為2mm,以保證組合坯料的一體性;鈦管的內徑為80mm~100mm,超出此范圍海綿鈦之間無法融合;為方便電極塊的裝入,同時保證產品質量,電極塊外壁與鈦管內徑之間的間距為0.2mm~2mm,優選為1mm。
將準備好的組合坯料放入加熱爐內進行加熱的加熱溫度為1000℃~1200℃,加熱時間為2小時~6小時,超出此范圍擴散結合無法發生。
此外,步驟五中軋制時,初始道次的軋制延伸率不小于2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由海綿鈦直接壓塊、真空封裝然后軋制制備鈦棒的簡化加工工藝,將加工成本降低2/3以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組合坯料的制作示意圖;
圖中標記:1-海綿鈦電極塊、2-鈦管、3-鈦板端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步驟一、選取內徑85mm、壁厚2mm的圓形鈦管,內表面酸洗處理;
步驟二、把海綿鈦壓制成圓柱形的電極塊,電極塊直徑為83mm;
步驟三、將電極塊裝入鈦管,鈦管兩端通過氬弧焊封閉,得到組合坯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先進金屬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先進金屬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0993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穿孔針及其針后端
- 下一篇:汽車異形邊角凹坑整形輔具及基于其的修復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