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JAK2V617F基因突變的引物組合物及其試劑盒和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02034.4 | 申請日: | 2017-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415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7 |
| 發明(設計)人: | 關明;曹國君;許笑;唐宜桂;張心菊;康志華;鄧萱;馬瑋哲;王儼;馬艷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
| 主分類號: | C12Q1/6844 | 分類號: | C12Q1/6844;C12Q1/6886;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 地址: | 20004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jak2v617f 基因突變 引物 組合 及其 試劑盒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分子生物學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檢測JAK2 V617F基因突變的引物組合物及其試劑盒和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經典的骨髓增殖性腫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是一組以一系或多系成熟血細胞擴增為特征的克隆性疾病,包括真性紅細胞增多癥(polycythemia vera,PV)、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和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可造成嚴重貧血、急性白血病轉化等,血栓是最常見的并發癥,也是MPN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
PV是一種克隆性的以紅細胞異常增殖為主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表現為紅細胞大量增殖,影響氧的運輸,血清促紅細胞生成素水平低于正常下限,骨髓活檢顯示增生活躍,易合并出血及血栓性并發癥和脾腫大。ET患者表現為持續性的血小板升高(>450×109/L),巨核細胞增生,脾腫大,容易發生血栓或出血。PMF是以骨髓中巨核細胞和粒細胞顯著增生伴反應性纖維化,巨核細胞發育異常為特征,近20%的患者最后演變為急性白血病,死因多為嚴重貧血、充血性心力衰竭、出血或反復感染、急性白血病轉化等。此三類疾病之間可互相轉化或合并存在,由于患者血細胞過度增殖而引起血液淤滯,從而可誘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
PV、PMF和ET的常規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病理形態學分析進行綜合判斷。由于反應性增生與MPN同樣具有外周血細胞計數增加的實驗室檢查特征,加之MPN的臨床癥狀不典型,對于不同類型的MPN與反應性增生之間的鑒別診斷一直是困擾臨床的問題。在過去的近半個世紀,有關經典的骨髓增殖性腫瘤研究發展緩慢,幾乎是一個被血液學界遺忘的角落,自2005年JAK2 V617F突變被發現以來,特別是近年隨著二代測序技術在臨床的推廣應用,MPN特異性的基因突變譜系得以被揭示,為經典的骨髓增殖性腫瘤的診斷、預后和治療策略制定提供了全新的分子標志物[5]。
2005年,國際上多個研究小組幾乎同時發現了在MPN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中存在JAK2 V617F點突變,此突變是位于JAK2基因14外顯子1849位堿基G>T點突變,通過將617號密碼子的纈氨酸置換為苯丙氨酸影響JH2結構域的活性,并導致JAK2自主抑制功能失調,在沒有細胞因子刺激的條件下使JAK2仍能被激活并促進造血細胞增殖。
JAK2V617F在MPN的突變率分別為:PV 95%,ET 50%~60%,PMF 50%~60%,但至今尚無在淋巴細胞疾病、實體腫瘤和反應性骨髓增殖性病變中出現JAK2 V617F突變的報道,因此現認為JAK2 V617F突變的發現對MPN的診斷是革命性的突破。JAK2 V617F突變發現一年之后,在該突變陰性的ET和PMF患者中發現了骨髓增生性白血病病毒致癌基因(MPL)突變,但PV患者未發現有此突變。MPL基因位于染色體1p34,編碼血小板生成素受體并影響巨核細胞的增殖及分化。MPL突變是位于MPL基因10號外顯子515位密碼子色氨酸TGG置換為亮氨酸TTG(515L)或色氨酸TGG替換為賴氨酸AAG(515K)。約5%~10%的ET/PMF患者攜帶MPL突變,MPL 515突變已經成為ET和PMF分子標志物。
目前,JAK2 V617F、MPL W515K/L突變已被WHO納入了此類疾病的主要診斷標準,這些分子標志物的發現不僅有助于MPN的診斷和鑒別診斷,還有助于判斷臨床轉歸和預后。如JAK2 V617F突變負荷越高,患者年齡越大,血紅蛋白水平和白細胞計數則越高,血小板計數越低,脾大和皮膚瘙癢也越明顯。隨著JAK2 V617F突變負荷增高,PV和ET患者發生血栓和繼發ET、PV后的骨髓纖維化的概率也顯著增高。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分子標志物,如MPL、TET和CALR突變等相繼被發現,這些標志物的發現對于理解MPN的分子發病機制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助于對這類疾病的患者進行診斷和治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未經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0203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光學晶體鍍膜夾具裝料工裝
- 下一篇:一種花盆套加工定位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