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醋酸巴多昔芬的工業化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00956.1 | 申請日: | 2017-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933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吳劍華;徐鏡人;蔡偉;朱曉鶴;張海波;呂慧敏;胡濤;肖燦;顧誠;徐辰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209/12 | 分類號: | C07D209/12;C07C51/41;C07C5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牛利民;高瑜 |
| 地址: | 225321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醋酸 巴多昔芬 工業化 生產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醋酸巴多昔芬的工業化生產方法,所述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以對羥基苯甲醛為起始原料經氯乙酰環己亞胺取代,硼氫化物還原,氯化劑氯代得到化合物4,再與5?(芐氧基)?2?(4?(芐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反應得到化合物5;脫芐后得到化合物6,與醋酸成鹽后得到目標化合物醋酸巴多昔芬。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的制備工藝缺陷,所使用的試劑成本低且易得,環境污染小,安全性高,操作過程簡單,適合工業化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機及藥物合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醋酸巴多昔芬的工業化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醋酸巴多昔芬(Bazedoxifene acetate)化學名為1-[4-(2-氮雜庚環-1-基-乙氧基)-芐基]-2-(4-羥基-苯基)-3-甲基-1H-吲哚-5酚乙酸鹽,是由惠氏(Wyeth)公司于1997年研發的第三代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s);2009年4月通過歐洲藥監局(EMEA)的批準在意大利和西班牙上市,商品名為Conbriza;2010年7月和2013年10月分別在日本、美國上市,用于治療中度至重度更年期相關的血管舒縮癥狀(潮熱)及預防絕經后骨質疏松癥。
目前,文獻報道的醋酸巴多昔芬的合成有以下三種方法:
路線一:專利US6005102、EP1025077、WO9919293報道的合成路線如下:
該路線以對羥基苯甲醛和2-(環己亞胺基)乙基氯鹽酸鹽為起始原料,在氫化鈉催化下發生縮合反應,硼氫化鈉還原,氯化亞砜進行氯代得到中間體4-[2-(環己亞胺基-1-)乙氧基]芐基氯鹽酸鹽,然后在大量氫化鈉催化下與5-(芐氧基)-2-(4-(芐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反應,經氫化脫芐反應得到巴多昔芬。該路線中的對羥基苯甲醛的縮合反應、吲哚N上取代反應,使用的氫化鈉當量數高,淬滅產生大量可燃易爆氫氣,存在安全隱患;化合物7和化合物5需分別處理,產物從水相中提取困難,操作繁瑣,環境污染嚴重,不適合大規模生產。
路線二:專利US5998402、EP0802183、JP1998036346報道的合成方法:
該路線以對羥基苯甲醇為起始原料經溴乙酸乙酯取代,氯代得到中間體II,再和5-(芐氧基)-2-(4-(芐氧基)苯基)-3-甲基-1H-吲哚反應,經溴代,環己亞胺取代,脫芐后得到巴多昔芬。中間體III的制備中需要使用大量氫化鈉,存在安全隱患;環己亞胺修飾反應生成的雜質不易控制,在最后幾步進行修飾會直接增大終產品純化的難度,不利于工業化生產。
路線三:專利ZL00816941.1報道了巴多昔芬的合成路線如下:
該路線在以前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但環己亞胺溴代產物的制備過程中,因1,2-二溴乙烷需要過量,極易產生雙環己亞胺取代的副產物,后處理純化不易,隨著批量的放大,該問題會更加突出。
綜上所述,考慮到上述已知制備方法存在的不足,本技術領域渴望一種改良的醋酸巴多昔芬的制備方法,以彌補上述制備方法存在的缺陷,從而滿足醋酸巴多昔芬的工業化生產需求。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發明人開發了一種適合醋酸巴多昔芬工業化生產的方法,不僅所使用的試劑成本低且易得,環境污染小,安全性高,而且操作過程簡單,適合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在本發明的實施方案中,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醋酸巴多昔芬的工業化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對羥基苯甲醛(化合物1)與氯乙酰環己亞胺(化合物2)發生取代反應,得到化合物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0095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