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蕎麥膨化食品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94667.1 | 申請日: | 2017-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914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30 |
| 發明(設計)人: | 杜欣;甘靜波;楊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甘師傅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1D13/60 | 分類號: | A21D13/60;A21D13/06;A21D2/3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元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34 | 代理人: | 趙道剛 |
| 地址: | 611335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面皮 蕎麥 油炸 膨化處理 膨化食品 面團 花生粉 綿白糖 燕麥粉 蕎麥粉 食鹽 加工 老化 蒸鍋 燕麥 低溫膨化 和面機 膨化料 膨化箱 水混合 重量份 膨化 切條 添加劑 和面 壓制 下放 | ||
本發明中公開了一種蕎麥膨化食品加工方法,采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蕎麥粉100份,燕麥粉10?30份、花生粉10?30份、綿白糖5?10份、食鹽5?10份;加工過程包括以下步驟:將蕎麥粉、燕麥粉、花生粉、綿白糖和食鹽混合,加入30?40份的水混合,加入和面機中進行和面;2)將面團加入到蒸鍋中蒸1?2min,將蒸好的面團壓制成面皮,切成條狀;在1℃?10℃下放置10?20h,待其老化;3)將老化后的面皮切成4?5cm的長條,將切條后的面皮送至膨化箱進行膨化處理,膨化處理后進行風冷至室溫;4)將膨化料進行油炸處理。本發明的加工方法不添加任何的添加劑,采用營養成分較高的蕎麥和燕麥,低溫膨化和油炸處理,減少了膨化和油炸處理對其中營養成分的破壞,口感好,營養價值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蕎麥膨化食品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膨化食品是一種以谷物、豆類、薯類等為原料,經膨化設備的加工,制造出各種食品。目前膨化食品多為油炸食品,食品中通常加入了大量的鹽、味精,其中營養成分較少,如長期攝入會影響到孩子的食欲,并且食品中過量的調味劑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危害。
苦蕎是一種營養豐富可作藥用的糧食,早在“本草綱目”中敘述,主治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煉五臟滓穢。“中醫食療學”和“天然食品和人體保健”書中介紹:苦蕎麥藥用作用能消食,凈腸草,開胃寬腸,又氣消積,主治頭風疼痛,腹疼泄瀉,糖尿病等。苦蕎被世界糧農組織稱為“五谷之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19種氨基酸、維生素B1B2、各種微量元素等,特別可貴的是苦蕎還含其他糧食所沒有的硒和蘆丁,它們都具有很好的藥理保健功能,能降低血糖、降血壓、降血脂、健脾胃、解疲勞,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長期食用對糖尿病、三高人員,有極好的食療保健作用。由于苦蕎具有獨特的食療和保健功效,各種以苦蕎為原料的食品和調味品應運而生。但現有的苦蕎保健食品往往存在不能充分利用苦蕎的營養成分,及口味比較單一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蕎麥膨化食品加工方法,旨在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蕎麥膨化食品加工方法,采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蕎麥粉100份,燕麥粉10-30份、花生粉10-30份、綿白糖5-10份、食鹽5-10份;
加工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1)將蕎麥粉、燕麥粉、花生粉、綿白糖和食鹽混合,加入30-40份的水混合,加入和面機中進行和面;
2)將面團加入到蒸鍋中蒸1-2min,將蒸好的面團壓制成面皮,切成條狀;在1℃-10℃下放置10-20h,待其老化;
3)將老化后的面皮切成4-5cm的長條,將切條后的面皮送至膨化箱進行膨化處理,膨化處理后進行風冷至室溫;
4)將膨化料進行油炸處理。
優選地,所述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蕎麥粉100份,燕麥粉30份、花生粉30份、綿白糖5份、食鹽8份。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膨化處理工藝為:在氣流膨化機中,控制壓強在0.8-1.2MPa,溫度為150℃-250℃,膨化1-10s。
優選地,經膨化處理后控制膨化料的含水量為6%-8%。
優選地,所述步驟4)中油炸處理的油溫為150℃-180℃。
本發明的加工方法不添加任何的添加劑,采用營養成分較高的蕎麥和燕麥,低溫膨化和油炸處理,減少了膨化和油炸處理對其中營養成分的破壞,口感好,營養價值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闡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甘師傅食品有限公司,未經成都甘師傅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9466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