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飛機電源特性測試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93721.0 | 申請日: | 2017-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374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石林龍;周寅;李鴻彪;周小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科梁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40 | 分類號: | G01R31/40;G01R31/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麗杰 |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飛機 電源 特性 測試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測試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飛機電源特性測試系統及方法。其包括:可編程四象限線性測試裝置以及異常注入測試裝置均通信連接測試主機;測試網絡自動切換裝置與測試主機電連接;可編程四象限線性測試裝置以及異常注入測試裝置均連接測試網絡自動切換裝置,并通過測試網絡自動切換裝置構成至少兩種可切換的測試網絡;測試主機用于根據輸入的測試項目控制測試網絡自動切換裝置將測試網絡切換至與測試項目對應的目標測試網絡,并用于控制可編程四象限線性測試裝置以及異常注入測試裝置輸出與測試項目對應的測試信號。本發明能自動測試更多測試項目,有利于提高測試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電源特性測試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飛機電源特性測試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發展,多電飛機(More-Electric-Aircraft,簡稱MEA)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第一代多電飛機采用高壓直流電源,能夠向飛機提供270V高壓電源,并具有向飛機提供應急電力的能力;第二代多電飛機采用起動發電機,電容量顯著增大;第三代多電飛機技術采用組合動力裝置,功率更大。多電飛機為用電設備提供了以下兩種電源:高壓直流電源、變壓變頻電源。由于多電飛機新的電氣系統結構、新的負載要求和電力電子設備在航空上的應用,對電源品質有了新的要求,對飛機電源特性尤其是大功率供電、配電設備及不同負載設備的測試技術研究與應用也迫在眉睫。
飛機實際供電環境復雜,存在電壓浪涌、供電中斷以及電壓尖峰等情況,而各用電設備需保證能夠承受飛機供電系統產生的用電沖擊及瞬間電壓波動等,因此,為了保證機載電氣電子設備在實際供電環境下能安全運行,各國制定了相應的飛機供電特性標準,明確機載供電以及用電設備的電源特性要求,我國針對于飛機供電系統外部電源與用電系統輸入端供電特性制定了GJB181-86,GJB181A-2003等標準,標準中對電源特性測試要求及方法均作了規定。
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目前,國內多個生產廠家及研究機構研制了不同適用范圍的飛機電源特性測試設備,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測試對象功率較小,各廠家研制的設備都是針對小功率設備;測試功能單一,測試項目都是針對低壓直流測試、脈沖以及尖峰測試等;在對飛機電源特性進行全面測試時接線復雜、操作繁瑣,容易出錯。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飛機電源特性測試系統及方法,不僅能夠測試更多測試項目,而且可自動完成所有測試項目,從而可避免繁瑣的操作,有利于提高測試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飛機電源特性測試系統,包括:測試主機、可編程四象限線性測試裝置、異常注入測試裝置以及測試網絡自動切換裝置;所述可編程四象限線性測試裝置以及異常注入測試裝置均通信連接所述測試主機;所述測試網絡自動切換裝置與所述測試主機電連接;所述可編程四象限線性測試裝置以及異常注入測試裝置均連接所述測試網絡自動切換裝置,并通過所述測試網絡自動切換裝置構成至少兩種可切換的測試網絡;所述測試主機用于根據輸入的測試項目控制所述測試網絡自動切換裝置將測試網絡切換至與所述測試項目對應的目標測試網絡,并用于控制所述可編程四象限線性測試裝置以及異常注入測試裝置輸出與所述測試項目對應的測試信號。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一種飛機電源特性測試方法,應用于如前所述的飛機電源特性測試系統,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測試主機輸入測試項目,并根據所述測試項目控制所述測試網絡自動切換裝置將測試網絡切換至與所述測試項目對應的目標測試網絡,且控制所述可編程四象限線性測試裝置以及異常注入測試裝置輸出與所述測試項目對應的測試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科梁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科梁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937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