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藤黃酸核殼結構復合納米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73978.X | 申請日: | 2017-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1467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柳文媛;馮鋒;劉富壘;曲瑋;胡樂堅;韓凌飛;黃曉嫻;李凌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藥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9/51 | 分類號: | A61K9/51;A61K47/34;A61K47/36;A61K47/12;A61K47/26;A61K47/08;A61K31/352;A61P35/00;C08G69/48;C08B37/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邢賢冬 |
| 地址: | 211198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藤黃 酸核殼 結構 復合 納米 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藤黃酸核殼結構復合納米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復合納米制劑,以聚(γ?谷氨酸)α?芐基酯為核材料,以接枝維甲酸的透明質酸為殼材料,核材料以納米粒形式位于納米制劑內部,以π?π堆積與疏水作用力荷載藤黃酸,兩親性殼材料以親脂端維甲酸包裹排列于納米粒周圍,親水端透明質酸鏈位于納米制劑最外側,殼材料起到保護內核中藥物,維持納米制劑穩定性和實現主動靶向的作用。本發明主要優勢有:納米制劑制備工藝可控、穩定性好,包封率高,具備主動靶向能力,能很好地改善水溶性差、不穩定、易被代謝清除等影響藤黃酸成藥性的問題,提高藤黃酸抗腫瘤活性的同時,還能消除藤黃酸原有的輕微毒副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與納米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藤黃酸核殼結構復合納米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藤黃酸是中藥藤黃樹脂抗腫瘤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大量研究顯示,藤黃酸能通過多種機制發揮非常好的抗腫瘤作用,而且與傳統化療藥相比,藤黃酸毒副作用較低,除在靜脈注射時存在血管刺激性外,對荷瘤動物的造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無明顯影響,動物耐受良好,臨床試驗數據表明,藤黃酸最大耐受劑量為55mg/m2,主要不良反應為肝功能損害、血管刺激性等。然而,藤黃酸在水中溶解度極低,穩定性差,藥代動力學數據顯示,藤黃酸口服生物利用度極低,血漿清除速率快,靜脈給藥藤黃酸在大鼠體內消除半衰期僅為15 min左右,藤黃酸在大鼠體內主要代謝產物的抗腫瘤活性均明顯下降。這些問題影響了藤黃酸的開發利用,特別是藤黃酸的穩定性差與易被代謝清除等問題,極大限制了其成藥性。
曾有人嘗試通過結構改造的方法,以期獲得成藥性更好的藤黃酸類似物,雖然也獲得了抗腫瘤活性更好的藤黃酸衍生物,但均未從根本上解決藤黃酸易被代謝清除的問題。即使通過全合成途徑獲得具備抗腫瘤基本藥效團的藤黃酸類似物,這些化合物很有可能喪失了藤黃酸所具備的低毒性、多靶點抗腫瘤的優勢,而且對于這些全新結構的化合物,需要重新評價藥效、毒理、ADME等一系列新藥資料,大大增加了新藥研發成本。
近年來,納米靶向制劑成為研究熱點,各種納米載體如脂質體、聚合物膠束、聚合物納米粒子等被開發用于運載抗癌藥物和蛋白質,實現對腫瘤的高效低毒治療。相對于傳統治療方法,納米載體系統具有以下優點:(1)能大大提高難溶性抗癌藥物(如紫杉醇、喜樹堿等)的水溶性,有效延長易被代謝清除藥物在血液中的循環時間,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2)能通過腫瘤組織增強的滲透和滯留效應(EPR effect)富集到實體腫瘤中,具有一定的腫瘤靶向性能(“被動靶向”),或者根據腫瘤組織與正常組織的差別,設計主動靶向制劑;(3)能降低藥物對正常細胞和組織的毒副作用。
目前,已有多個品種的納米抗癌藥物進入了臨床或臨床不同試驗階段,例如包載紫杉醇(PTX)的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A)膠束藥物(Genexol-PM),臨床用于治療乳腺癌、肺癌和卵巢癌等;紫杉醇白蛋白納米粒ABRAXANE,用于轉移性乳腺癌聯合化療失敗后或輔助化療6個月內復發的乳腺癌。臨床治療結果表明,納米藥物具有更好的藥物利用率,能很好地降低毒副作用,極大提高了病人在治療期間對藥物的耐受性等優點。
上述已上市納米制劑均為通過EPR效應實現被動靶向的第一代靶向制劑,即被動靶向制劑,包括脂質體、膠束、納米粒等,其具備制備工藝可工業化、所制備納米制劑物理、化學、生物穩定性良好等優勢,這些優勢使其能夠進入臨床應用的必要條件之一。在被動靶向納米制劑基礎上,將腫瘤細胞表面特異性受體的配體,比如多糖(如透明質酸),以及其他小分子配體(如葉酸)等,修飾于納米制劑的表面,從而使得納米制劑能夠主動識別腫瘤組織,即主動靶向制劑。理論上,該類型納米制劑的靶向性會明顯好于被動靶向制劑,然而,目前為止還未有一個抗腫瘤主動靶向制劑上市,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當前的主動靶向制劑工藝復雜,無法工業化,以及穩定性差,難以克服體內的一些生物屏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藥科大學,未經中國藥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7397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PLGA微球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恩替卡韋口腔速溶膜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