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載智能溫控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41647.8 | 申請日: | 2017-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190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孫秋野;何雄男;蔣松辰;宋志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H1/00 | 分類號: | B60H1/00;B60R16/02;H02J7/35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 地址: | 110169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載 智能 溫控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車載智能溫控系統,包括太陽能光伏板、太陽能控制器、DC?DC斬波電路、傳感器單元和車載溫控單元。太陽能光伏板與太陽能控制器相連接,太陽能控制器先與DC?DC斬波電路相連接再與蓄電池相連接。所述傳感器單元將檢測到數據信息傳送給車載溫控單元。太陽能光伏板將表面收集到的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儲存在蓄電池或為負載供電,蓄電池存儲或釋放光伏電池的剩余電能。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車載智能溫控系統,利用檢測車體內溫度變化以及車外光強變化的數據對室內溫度進行調節,通過計算得出最終的等效溫度來控制空調檔位的變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控制領域中的電控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載智能溫控系統。
背景技術
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的生存都要以能源為基礎,二十世紀以來,煤炭、石油和其他化石能源已經被用來作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但是隨著能源消耗各種問題接踵而至,新型能源逐步受到人們的重視,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發展迅速,從而也帶動了一些相關產業和產品的發展,電動汽車的太陽能空調系統設計就是其中之一。
基于光伏發電的汽車自動溫控系統整體擁有環保、高效等優勢特性,系統在不浪費原有能源的基礎上還能夠為汽車提供能源,做到了能源的可再生利用。同時,整套系統為汽車提供了智能化的管理功能,極大的提高了汽車用戶的舒適度與用車體驗,符合市場需求,擁有廣泛推廣的條件。
現階段太陽能汽車空調系統的供電方式采用光伏系統直接給系統供電的方式,這樣能提高系統工作的快速性,但是這種能源供給方式會帶來工作時間局限于日照充足時段的弊端,同時在工作期間對能源的分配與利用不足,造成了太陽能資源采集后的浪費。
現有的空調控制系統中控制判據往往只參考溫度或光強兩種判定因素,這樣的判定條件相對簡單快速,但由于對環境的判斷信息有限,往往對溫度的控制偏差很大,譬如在高溫無光的環境下,判定系統不能準確的調節車內溫度至最適情況,這就造成了系統的實用性有所下降。同時,現有控制系統中,對于溫度的調節方式過于單一,只依賴車載空調系統的調節方式會造成溫度調節慢、能源消耗大的問題,這往往不利于空調系統在電動汽車等新能源設備上的應用。
發明內容
根據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車載智能溫控系統,具體方案是包括:將表面收集到的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的太陽能光伏板,所述太陽能光伏板將收集到的電能儲存在蓄電池或為負載供電,所述蓄電池存儲或釋放光伏電池的剩余電能;
與所述太陽能光伏板相連接通過調節汽車內的電控系統的工作狀態控制太陽能光伏板輸出最大電能的太陽能控制器,所述太陽能控制器將太陽能電池板發出的直流電貯存在蓄電池中、對蓄電池進行過充過放保護,
所述太陽能光伏板與蓄電池之間設置有DC-DC斬波電路:所述DC-DC斬波電路將太陽能光伏電池板產生的電能電壓值調整到適應蓄電池或用于負載的電壓值;
該系統還包括:采集車載空調的溫度信息、車體外光強度信息和每個時刻的太陽光入射角信息的傳感器單元;
接收所述傳感器單元傳送的數據信息對汽車內的溫度進行實時調節和控制車載溫控單元。
所述車載溫控單元包括控制電路、制冷驅動電路和制冷裝置,所述控制電路與所述制冷驅動電路相連接,所述制冷驅動電路與所述制冷裝置相連接。
所述傳感器單元包括溫度傳感器、光強傳感器和太陽入射角跟蹤測量儀;
所述太陽入射角跟蹤測量儀檢測每個時刻的太陽光入射角信息,所述車載溫控單元接收太陽入射角跟蹤測量儀檢測到的太陽光入射角信息后繪制出太陽入射角隨時間變化的α-t曲線,根據該曲線的斜率k值判斷是哪個時刻,并將該斜率k輸入至制冷驅動電路,所述制冷驅動電路調節空調制冷的控制參數。
所述車載溫控單元接收傳感器單元傳送的數據信息對車載溫度進行調控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未經東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4164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