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助力車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39933.0 | 申請日: | 2017-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954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祥云;韓遠飛;李志偉;劉雪垠;徐笑非;樂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機械研究設計院 |
| 主分類號: | A61G5/00 | 分類號: | A61G5/00;A61G5/14;A61G5/10;A61H3/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27 | 代理人: | 周永宏 |
| 地址: | 610044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助力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設備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助力車。
背景技術
傳統的助力車,針對下肢功能障礙的用戶,常見的輔助和康復產品往往只具備輔助用戶站起/坐下或下肢康復訓練中的某一項,而不能很好的將兩者結合,使其具有很大的使用局限性。并且,多數產品仍需要其他人輔助進行操作,其存在攜帶性差,效率低,使用壽命短,質量大,成本高,舒適度差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集助起、坐和行走功能為一體的用戶可以完全獨立操作的助力車。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助力車,包括靠背裝置、坐板和運動裝置,坐板的兩邊分別通過執行裝置與運動裝置相連,執行裝置與靠背裝置相連,運動裝置帶動靠背裝置和坐板運動。
優選地,所述執行裝置包括第一級連桿機構、第二級連桿機構、第三級連桿機構、螺桿和推力桿;第一級連桿機構包括第一級左連桿和第一級右連桿,第二級連桿機構包括第二級左連桿和第二級右連桿,第三級連桿機構包括第三級左連桿和第三級右連桿;第一級左連桿的兩端和第一級右連桿的兩端分別通過第一中間連桿和第二中間連桿相連,第一級左連桿、第一級右連桿、第一中間連桿和第二中間連桿構成平行四邊形結構;第二級左連桿的兩端和第二級右連桿的兩端分別通過第二中間連桿和第三中間連桿相連,第二級左連桿、第二級右連桿、第二中間連桿和第三中間連桿構成平行四邊形結構;第三級右連桿的一端與運動裝置相連,第三級右連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三中間連桿與第三級左連桿的一端相連,第三級左連桿的另一端與推力桿相連;第二中間連桿與第一級左連桿相連的端部還與第二級左連桿相連,第二中間連桿與第一級右連桿相連的端部還與第二級右連桿相連;第二級左連桿與第三級左連桿之間還設有第一齒輪,第二級左連桿的中部依次設有互相嚙合的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第三級左連桿與第三中間連桿連接的中間設有第四齒輪,第三級左連桿上依次分別設有互相嚙合的第五齒輪、第六齒輪、第七齒輪、第八齒輪和第九齒輪,第九齒輪與運動裝置相連;推力桿的另一端鉸接有螺母裝置,螺母裝置套設于螺桿上,螺母裝置與螺桿活動連接;螺母裝置在螺桿上往返運動時,與螺母裝置相連的推力桿推動第三級左連桿擺動,第三級左連桿在擺動過程中帶動第一級連桿機構、第二級連桿機構和第三級連桿機構運動,從而帶動坐板運動。
優選地,所述坐板的側邊設有坐板側邊安裝孔和旋轉裝置,坐板側邊安裝孔和第一中間連桿通過旋轉裝置相連,旋轉裝置包括旋轉盤內殼和旋轉盤外殼,旋轉盤內殼和旋轉盤外殼都為圓柱體開口結構,旋轉盤內殼與旋轉盤外殼貼合;旋轉盤內殼內部設有內殼安裝孔、內殼限位擋塊、水平限位孔和垂直限位孔;旋轉外殼的內部設有外殼限位孔、外殼限位擋塊、中心孔柱和外殼安裝孔,中心孔柱上套設有盤簧,外殼限位孔內套設有限位銷釘,限位銷釘用于控制旋轉盤內殼和旋轉盤外殼的相對回轉運動。
優選地,所述中心孔柱位于旋轉盤外殼底部的中間且延伸方向為旋轉盤外殼的開口方向。
優選地,所述靠背裝置包括靠背板、靠背連接件和連接板,靠背板和連接板通過靠背連接件相連,連接板與第一中間連桿相連。
優選地,所述靠背板豎直布置,靠背板上還設有扶手。
優選地,所述運動裝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裝有前輪、后輪和電機,電機與螺桿相連,電機轉動時帶動螺桿自身旋轉。
優選地,所述支架上還設有底部支撐,底部支撐與第三級右連桿相連。
優選地,所述后輪上還設有后尾燈。
優選地,所述前輪為萬向輪。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中坐板的運動擬合人體的運動軌跡,更舒適;整個裝置結構較小,質量輕,在小范圍內即可以實現換向等動作,便于室內活動。
2、本發明在起始位置時整個裝置的機構收縮比例較高,縱向高度較低,便于攜帶,在室外活動中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3、本發明采用純機械式的齒輪連桿結構,利用結構自身的自鎖性為用戶提供安全保護,可靠性更高,成本低,更具有普及性;本裝置可以真正意義上實現獨立操作,實現生活上的自理。
4、本發明采用模塊化的思想,將運動裝置的底部進行模塊化處理,設置為不同的功能模塊,可根據用戶的需求可以設計為戶外能力更強的大輪、履帶等,適合室內的小輪;也可以設計為能電動控制的輪子,通過在主框架的后區增加一個電機和高低位轉速的開關,實現裝置的自動行進,低位轉速可以輔助用戶進行下肢恢復鍛煉,高位轉速可以在用累的時候,實現代步工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機械研究設計院,未經四川省機械研究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399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醫療車
- 下一篇:一種自調節式腿部肌肉按摩輪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