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黃曲霉毒素B1毒性的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34861.0 | 申請日: | 2017-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6269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熊江林;吳靈英;王銳;劉玉蘭;周華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輕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0 | 分類號: | G01N33/5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國 |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黃曲霉毒素 斑馬魚胚胎 心包 斑馬魚 卵黃囊 面積比 幼魚 檢測 培養液 黃曲霉毒素B1檢測 培養液培養 病理變化 毒性作用 試驗成本 試驗動物 試驗對象 中毒癥狀 孵化率 畸形率 直觀性 觀察 魚體 配制 死亡率 觀測 孵化 直觀 記錄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黃曲霉毒素B1毒性的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配制含有不同黃曲霉毒素B1濃度的培養液;用含有不同黃曲霉毒素B1濃度的培養液培養斑馬魚胚胎24~120h;觀察記錄斑馬魚胚胎的死亡率,以及由斑馬魚胚胎孵化的斑馬魚幼魚的孵化率、畸形率、心包囊和卵黃囊面積、幼魚體面積,計算心包囊/幼體面積比和卵黃囊/幼體面積比,判斷黃曲霉毒素B1對斑馬魚胚胎的毒性作用。本發明以斑馬魚為試驗對象進行黃曲霉毒素B1的檢測,能夠快速獲得大量同質性好的試驗動物,降低試驗成本,且容易觀察中毒癥狀,可實時直觀地觀測魚體各組織的病理變化,提高了黃曲霉毒素B1檢測的效率、直觀性和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毒理學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黃曲霉毒素B1毒性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黃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是主要由曲霉屬中的黃曲霉(Aspergillusflavu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cus)污染谷物和谷物產品后所產生的一種次生代謝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黃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對人體及動物肝臟有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已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列為Ⅰ類致癌物質。據文獻報道,已鑒定出的AFs多達20余種,其中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黃曲霉毒素B1(AFB1)最為常見,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
有研究表明,黃曲霉毒素B1暴露能夠引起人和動物多個系統的毒性效應,包括消化系統毒性、肝臟毒性、血液毒性、免疫毒性、生殖和發育毒性等。其中,發育毒性主要體現在生長遲緩、致畸作用、功能不全或異常,以及胚胎或胎仔致死作用。為了開展AFB1的毒性研究,科研人員多以大鼠、倉鼠、豬、奶牛和家禽等為試驗對象,試驗存在研究成本高,動物繁殖周期長、單次產仔數低而不易獲得同質試驗個體,不能直觀展示活體組織器官病理變化,因此不適于作為AFB1毒性檢測及研究的理想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黃曲霉毒素B1毒性的檢測方法,旨在降低黃曲霉毒素B1毒性檢測試驗成本,提高黃曲霉毒素B1毒性檢測的效率、直觀性和準確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黃曲霉毒素B1毒性的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配制含有不同黃曲霉毒素B1濃度的培養液;
用含有不同黃曲霉毒素B1濃度的培養液培養斑馬魚胚胎24~120h;
觀察記錄斑馬魚胚胎的死亡率,以及由斑馬魚胚胎孵化的斑馬魚幼魚的孵化率、畸形率、心包囊和卵黃囊面積、幼魚體面積,計算心包囊/幼體面積比和卵黃囊/幼體面積比,判斷黃曲霉毒素B1對斑馬魚胚胎的毒性作用。
優選地,配制含有不同黃曲霉毒素B1濃度的培養液的步驟包括:
將二甲基亞砜與養殖用水混合,制成二甲基亞砜儲備液;
將黃曲霉毒素B1加入二甲基亞砜儲備液中,通過超聲波破碎獲得黃曲霉毒素B1母液;
向黃曲霉毒素B1母液中加入養殖用水,制成黃曲霉毒素B1儲備液;
取黃曲霉毒素B1儲備液與二甲基亞砜儲備液和養殖用水混合,制成含有不同黃曲霉毒素B1濃度的培養液;
其中,所述養殖用水為曝氣加熱的自來水。
優選地,所述超聲波破碎的超聲波頻率為20~25kHz,超聲波破碎的時間為8~10min。
優選地,用含有不同黃曲霉毒素B1濃度的培養液培養斑馬魚胚胎24~120h的步驟之前還包括:
將成年斑馬魚按照雌雄比為1:2~1:3的比例移至產卵盒;
將產卵盒放入恒溫箱中保溫過夜后,自然交配并收集受精卵;
將受精卵放入恒溫箱中進行恒溫培養后,在解剖鏡下挑選發育正常的原腸胚作為斑馬魚胚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輕工大學,未經武漢輕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348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