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門梯合一登機門順序控制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14201.6 | 申請日: | 2017-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2484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8 |
| 發明(設計)人: | 高海燕;馮冬翔;甘亞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05F11/02 | 分類號: | E05F11/02;E05C17/02;B64C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 地址: | 710089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合一 機門 順序 控制 機構 | ||
本發明涉及飛機結構設計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門梯合一登機門順序控制機構。控制機構包括:第一轉軸(1)、弧形搖臂(2)、豁口搖臂(3)、第二轉軸(4)、拉桿(5)以及滾銷(6)。該門梯合一登機門順序控制機構,通過與登機門手柄連接的第一轉軸(1)的轉動,帶動弧形搖臂(2)的轉動,使弧形搖臂(2)上的滾銷(6)在豁口搖臂(3)的滾槽內運動,帶動與泄壓口蓋機構連接的拉桿(5)將泄壓口蓋打開,實現了登機門開啟時,首先打開泄壓口蓋泄壓的功能要求。通過弧形搖臂(2)的圓弧與豁口搖臂(3)的圓弧段的配合,以及滾銷(6)與豁口滾槽的配合驅動,實現了泄壓口蓋保持開啟狀態,保證了登機門的使用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飛機結構設計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門梯合一登機門順序控制機構。
背景技術
飛機門梯合一登機門設計屬于航空高科技領域,涉及飛機總體、結構、強度、人機工程設計和結構力學、材料力學、計算機應用等領域的先進技術,密封設計、復雜運動機構的整合設計、重量控制等技術是飛機門梯合一登機門研制的關鍵技術。
飛機門梯合一登機門在開啟、關閉過程中,要求所有機構聯動,根據艙門功能需要,要求不同機構的運動具有先后順序,以滿足艙門的功能需求:轉動登機門手柄,登機門泄壓口蓋打開,繼續轉動登機門手柄,泄壓口蓋保持開啟狀態,不再運動。
需要設計一種機構,滿足門梯合一登機門開啟時,泄壓口蓋首先被打開并保持打開狀態,其余機構繼續運動,泄壓口蓋機構保持不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門梯合一登機門順序控制機構,以解決在門梯合一登機門開啟時,泄壓口蓋首先被打開并保持打開狀態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門梯合一登機門順序控制機構,包括:
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的一端與登機門手柄連接;
弧形搖臂,圓心處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轉軸遠離登機門手柄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弧形搖臂固定連接,在所述弧形搖臂圓弧的一端設置有雙耳結構,且所述雙耳結構上對稱開設有通孔;
滾銷,貫穿設置在所述弧形搖臂的所述雙耳結構的通孔內;
豁口搖臂,中部設置有與所述滾銷相適配的豁口滾槽,在所述豁口滾槽上端設置第二通孔,且所述豁口搖臂遠離豁口滾槽的一端設置有第三通孔;
第二轉軸,設置在所述豁口搖臂的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豁口搖臂可繞所述第二轉軸旋轉;
拉桿,一端與所述豁口搖臂的所述第三通孔鉸接,另一端與泄壓口蓋機構連接。
可選地,所述滾銷的長度大于所述弧形搖臂的雙耳結構的整體厚度,在所述滾銷的兩端設置螺紋段,通過螺母將所述滾銷固定設置在所述弧形搖臂的所述雙耳結構上。
可選地,所述弧形搖臂的雙耳結構內部設置有弧形凹槽,防止所述滾銷在豁口滾槽中運動時,豁口滾槽的槽壁被阻擋。
可選地,在所述豁口搖臂上遠離所述第三通孔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弧形搖臂的圓弧相適配的圓弧段。
可選地,所述第二轉軸通過軸承轉動設置在所述豁口搖臂的所述第二通孔中。
可選地,所述拉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雙耳結構,通過銷軸依次穿過所述拉桿的一個耳片、所述第三通孔以及所述拉桿的另一個耳片,再用開口銷鎖定,將所述拉桿與所述豁口搖臂鉸接。
可選地,所述弧形搖臂、所述豁口搖臂以及所述拉桿的內部分別設置有減重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142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滑槽式自動閉窗器
- 下一篇:冰箱及其助力門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