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緊急牽引模式下的列車制動力分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07723.3 | 申請日: | 2017-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726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錢華;廖云;戴博文;何紅成;何治新;劉增華;夏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T8/17 | 分類號: | B60T8/17;B61C17/00;B60T8/32;B60T13/74;B60T13/66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馮振寧 |
| 地址: | 412000***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緊急 牽引 模式 列車 制動 分配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軌道交通列車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緊急牽引模式下的列車制動力分配方法。通過預先構建緊急牽引模式下的制動控制系統,進一步由內網完成制動控制系統內部的信息交互,實現了在緊急牽引模式下的電空混合制動操作,電空混合制動優先使用電制動,不足部分依次由拖車控制系統的制動執行裝置和動車制動系統的制動執行裝置補充。本發明通過預先設定緊急牽引制動控制系統,實現在緊急牽引模式下制動工況下的制動力分配,不僅提高了控制精度與控制效率,而且增強了緊急牽引模式下列車制動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交通列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緊急牽引模式下的列車制動力分配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軌道交通列車牽引制動控制系統,是通過列車通信網絡將牽引控制系統、制動控制系統等分布于整個列車的各個智能單元聯結成一個列車網絡,列車網絡控制系統通過列車通信網絡與相連的各子系統進行信息交互。
如圖1所示,傳統的軌道交通列車的電制動和空氣制動分別由牽引控制系統和制動控制系統控制,牽引控制系統和制動控制系統通過網絡控制系統進行通信。列車控制系統采用列車通信網絡優先的控制方式,由硬線控制作為備用;列車通信網絡通信正常時,由司機室中央控制系統作為控制中心采集司機控制器牽引、制動指令及級位指令,并通過列車通信網絡發送到其余車輛單元的網絡控制系統,并完成該車輛的牽引及制動控制。
基于傳統網絡控制數據傳輸的列車控制系統的列車編組方式如圖2所示。列車通信網絡將每節車輛牽引、制動控制的信息反饋到司機室中央控制系統,從而實現對整列車的邏輯控制、列車監視功能和列車診斷功能。為了保證多功能車輛總線在故障情況下,列車能夠繼續運行到下一站,列車設置了緊急牽引功能。當列車處于緊急牽引模式時,牽引控制系統、制動控制系統通過接收列車硬線的指令實現列車的牽引和制動控制。
如圖3所示,傳統列車牽引制動控制系統當列車處于緊急牽引模式時,由于牽引控制系統和制動控制系統不再接收網絡控制系統的數據,只接收列車硬線的指令,因而基于網絡數據傳輸的傳統列車牽引制動控制系統,在緊急牽引模式下無法優先發揮電制動力,也無法進行制動力分配,只能施加固定級位的空氣制動力,影響列車的制動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在列車進入緊急牽引模式時,能夠在準確執行制動的同時,完成制動力的再分配,實現電空混合制動的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提供一種緊急牽引模式下的列車制動力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預先構建包括與制動執行裝置連接的拖車中央控制系統和與制動執行裝置、牽引執行裝置分別連接的動車中央控制系統;所述拖車中央控制系統包括網絡控制模塊、制動控制模塊;所述動車中央控制系統包括網絡控制模塊、制動控制模塊和牽引控制模塊;作為主控中心的拖車中央控制系統為司機室中央控制系統;所述司機室中央控制系統、拖車中央控制系統和動車中央控制系統分別與列車硬線進行連接,各個中央控制系統通過內網進行相互通訊,建立得到緊急牽引模式制動控制系統;
S2.在緊急牽引模式下,將所述拖車中央控制系統和動車中央控制系統接入列車硬線;當接收到硬線制動指令后,先由動車施加電制動力,不足部分由拖車施加空氣制動力補足。
本發明的制動力分配方法適用于緊急牽引模式下,當列車進入緊急牽引模式時,將所述司機室中央控制系統接入列車硬線接收制動指令,由于內網能夠實現各個中央控制系統之間的信息交互,從而可以將制動力分配為電制動和空氣制動,解決了無法進行制動力分配,不能實現電空混合制動的問題。
為了避免內網不正常時對制動實施的影響,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中,根據內網正常與否,采用不同方式施加電制動力和空氣制動力:若內網通訊正常,先由動車施加電制動力,不足部分由拖車施加空氣制動力補足;若內網通訊不正常,則施加固定級位的制動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0772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