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速溶性姜茶的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04878.1 | 申請日: | 2017-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672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界首市東永牧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14 | 分類號: | A23F3/1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廣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羅滬光 |
| 地址: | 2365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速溶 性姜茶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產品深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速溶性姜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姜,姜屬多年草本植物,其生長高度可達到0.5-1m,其下部根莖肥厚、汁多,并且具有芳香和辛辣味道,可供藥用、調味料以及其他鮮品加工,莖、葉、根莖可提取芳香油,作為食品、飲料及化妝品香料。姜原產于東南亞熱帶地區,其習性喜溫,不耐寒和干旱,目前在我國的中部、東南部和西南部均有大規模種植,主要品種有萊蕪小姜、銅陵白姜、來鳳姜等優良品種;姜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糖、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可補充人體所需營養成分,并且其中含有的姜油酮、姜酚等有效成分,具有祛寒、祛濕、暖胃、加速血液循環等保健功能,素有“早上三片姜,賽過和參湯”,并且其可入藥具有抗菌、抗癌、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具有較高的營養保健和藥用價值。傳統對姜采用腌制加工成分姜片進行食用,包裝加工成本加工,食用方便性和攜帶性也較差,辛辣味強烈大多人有不適感,并且腌制中會產生亞硝酸鹽,食用存在安全隱患;而其它加工方法多采用原料混合后通過蒸煮、過濾制得液體姜茶,并且其中加入大量的糖分降低辛辣口感,保存時間較短,制作時間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的問題:傳統對姜采用腌制加工成分姜片進行食用,包裝加工成本加工,食用方便性和攜帶性也較差,辛辣味強烈大多人有不適感,并且腌制中會產生亞硝酸鹽,食用存在安全隱患;而其它加工方法多采用原料混合后通過蒸煮、過濾制得液體姜茶,并且其中加入大量的糖分降低辛辣口感,保存時間較短,制作時間長。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速溶性姜茶的加工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速溶性姜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預處理:將采收的黃姜浸入清水中超聲波振蕩清洗,然后浸入醋酸溶液在34-36℃溫度下浸泡20-25min,再浸入碳酸鈉溶液在27-30℃溫度下浸泡12-15min,經去皮、烘干、粉化后制得黃姜粉,可使黃姜皮與肉質脫離,提高去皮效率和降低人工去皮加工成本;
(2)揉捻:先將黃姜粉在68-73℃溫度下蒸制40-45min,然后放入滾筒揉捻機中進行揉捻,與筒壁產生摩擦,使植物細胞壁受機械力壓破,促進黃姜中有效成分滲出,滾筒轉速70-80r/min,每揉捻15-20min取出后使用保鮮膜包裹,并使用木錘輕砸3-5min,反復進行5-6次,提高姜茶液中有效成分含量,制得揉捻黃姜粉;
(3)恒溫儲藏:向揉捻黃姜粉中加入紅茶粉,均勻混合后放入恒溫箱內進行恒溫儲藏,溫度24-27℃,濕度為63%-67%,保存32-34h,制得儲藏黃姜粉;紅茶粉中發酵菌可為黃姜粉進行輕微發酵作用,提高黃姜茶的柔和性,并且恒溫條件下黃姜中有效成分進行酶促作用,可提高黃姜茶的營養性;
(4)炒制:將儲藏黃姜粉放入鍋中使用中火翻炒10-12min,然后放入燜鍋中密封,水浴加熱至50-54℃保持30-35min,制得炒制黃姜粉;可促進黃姜粉熟化,并能夠促進紅茶成分與黃姜粉融合;
(5)熏蒸包裝:將炒制黃姜粉平鋪于竹簸箕底部,上部覆蓋0.5-1cm厚茉莉花,然后使用鍋蓋蓋實,保持烘烤溫度在55-60℃熏蒸46-50min,可使茉莉花香滲透至黃姜粉內部,提高茶的芳香性和有效成分滲出率,然后使用浸泡袋包裝,制得速溶性姜茶。
步驟(1)所述的超聲波振蕩清洗,其頻率為33kHz,時間為14-17min。
步驟(1)所述的醋酸溶液,其質量濃度為7%-9%;所述的碳酸鈉溶液,其質量濃度為3%-4%。。
步驟(2)所述的揉捻,其溫度為47-50℃。
步驟(3)所述的紅茶粉,其加入量為黃姜粉質量的4%-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界首市東永牧業有限公司,未經界首市東永牧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0487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白茶的加工工藝
- 下一篇:一種郁李仁茶精的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