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純電動車輛扭矩控制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01699.2 | 申請日: | 2017-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918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9 |
| 發明(設計)人: | 郭瀟然;沙超;盧甲華;彭金雷;程曉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W30/18 | 分類號: | B60W30/18;B60L15/2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吳敏 |
| 地址: | 450016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滑移率 車輪 扭矩控制 純電動車輛 控制電機 制動過程 制動扭矩 純電動汽車 防抱死系統 車輛制動 實時估算 平順 觸發 減小 整車 制動 估算 撤離 概率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純電動車輛扭矩控制方法及系統,屬于純電動汽車整車技術領域。本發明車輛在制動過程中,實時估算車輪當前滑移率,判斷車輪當前滑移率是否大于滑移率設定值,若大于,則控制電機制動扭矩降低,滑移率設定值由防抱死系統ABS工作時的車輪滑移率確定。本發明通過估算車輪當前滑移率,根據車輪當前滑移率控制電機制動扭矩降低,在ABS作用前提前進行扭矩控制,有效減小了車輛制動時ABS觸發概率,同時能改善電制動撤離引起的制動過程不平順。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純電動車輛扭矩控制方法及系統,屬于純電動汽車整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行業發展的主要戰略取向,新能源車的行車安全問題也備受關注。為了更好的體現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的優勢,新能源汽車除了具備傳統機械制動外都具備再生制動功能。而ABS是現代汽車制動安全必備的系統之一,這樣就要求再生制動過程中與ABS進行協調制動控制,也就要求車輛在進行再生制動過程中,制動過程也需要具備車輪防抱死的功能。
目前新能源汽車大多數采用如下制動方式:制動踏板開度空行程以前全是電制動,空行程以后既有電制動又有機械制動。此方案可充分利用再生制動提高經濟性,且車本低。為了防止制動過程車輪抱死而導致車輛側滑,在觸發ABS信號時(及車輪抱死時)需要撤除電制動。現階段解決ABS觸發時電制動(即再生制動)控制方案主要有兩種:
方案一:ABS觸發時電制動撤除,ABS信號恢復后恢復電制動。此控制方案由于電機建立扭矩的延遲,在低附路面電制動占主導時會多次使車輪抱死觸發ABS,導致車輛制動過程前后闖動,制動不平順。
方案二:ABS觸發時電制動撤除,并在本次制動過程中不在施加電制動。該控制方案在低附路面電制動占主導時會因為觸發ABS而導致電制動撤銷,制動力減弱制動距離增加,并且在撤除扭矩的瞬間車輛會有前沖感。
因此目前的純電動車輛在制動過程中,由于低附路面下車輛制動時電制動力會導致車輪抱死,易引起ABS提前介入,導致制動撤離,使得整個制動過程不平順,以及在撤除扭矩的瞬間車輛會有前沖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純電動車輛扭矩控制方法,以解決低附路面下車輛制動時由于電制動力導致車輪抱死,引起ABS提前介入問題導致制動過程不平順的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純電動車輛扭矩控制系統。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純電動車輛扭矩控制方法,包括七個方案,方法方案一: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當車輛在制動過程中,實時獲取車輪輪速、車輪滾動半徑和車輪輪心速度,根據所獲取的車輪輪速、車輪滾動半徑和車輪輪心速度估算車輪當前滑移率;
2)判斷車輪當前滑移率是否大于滑移率設定值,若大于,則控制電機制動扭矩降低,所述滑移率設定值由防抱死系統ABS工作時的車輪滑移率確定。
本發明在進行制動時,估算車輪當前滑移率,根據車輪當前滑移率控制電機制動扭矩降低,在ABS作用前提前進行扭矩控制,有效減小了車輛制動時ABS觸發概率,同時能改善電制動撤離引起的制動過程不平順。
方法方案二:在方法方案一的基礎上,所述步驟2)在控制電機制動扭矩降低時,若滑移率設定值與車輪當前滑移率的差值大于設定值時,控制扭矩不再降低,按照當前扭矩輸出。
方法方案三:在方法方案一或二的基礎上,所述步驟2)中電機制動扭矩是按照設定斜率逐步降低的。本發明按照設定斜率控制電機制動扭矩降低,進一步提高了車輛在制動過程中的平穩性。
方法方案四:在方法方案一的基礎上,所述車輪當前滑移率λ為:
其中ω為車輪輪速,r為車輪滾動半徑,v為車輪輪心速度。
方法方案五:在方法方案四的基礎上,所述車輪輪心速度v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0169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