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產品內觀自動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901076.5 | 申請日: | 2017-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558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環;杜壽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華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88 | 分類號: | G01N21/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張春水;唐京橋 |
| 地址: | 523808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產品 自動檢測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產品內觀自動檢測裝置,包括產品輸送機構、上下料機構和測試機構;產品輸送機構包括預設有第一位置的進料機構;上下料機構包括運動模組、旋轉機構、第一和第二真空吸盤;旋轉機構滑動設于運動模組上,第一和第二真空吸盤并列連接于旋轉軸的底端;在運動模組的導向作用下,第一真空吸盤可運動至第一位置上方,同時第二真空吸盤運動至檢測工位的上方;第一真空吸盤旋轉至檢測工位的上方之后,第一真空吸盤還可由檢測工位的上方運動至預設的下料位置。本發明實施例可同時且自動完成產品的上料和下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成本;且適用于各種不同規格的產品的內觀檢測,可檢測內容也更加完善,對產品質量可進行有效把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電子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產品內觀自動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在電子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如手機、PAD等,往往需要對產品的內觀進行檢測,判斷其是否達到質量標準。然而,目前通常采用人工方式來檢測,工作人員需要手動完成待檢測產品的上下料,不僅勞動強度較大,耗費較高的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而且滿足不了大批量的產品檢測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產品內觀自動檢測裝置,采用自動上下料方式替代傳統的人工上下料方式,克服人工方式存在的效率低和成本高的缺陷。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產品內觀自動檢測裝置,包括產品輸送機構、上下料機構和測試機構;
所述產品輸送機構,包括用于傳送待檢測的產品的進料機構,所述進料機構上預設有第一位置;
所述上下料機構,包括運動模組、旋轉機構、第一真空吸盤和第二真空吸盤;所述旋轉機構滑動設于運動模組上,所述旋轉機構的旋轉軸垂直于所述進料機構的傳送面,所述第一真空吸盤和第二真空吸盤并列連接于所述旋轉機構的旋轉軸的底端;
在所述運動模組的導向作用下,所述第一真空吸盤可由其初始位置運動至所述第一位置的上方,與此同時所述第二真空吸盤由其初始位置運動至預設的檢測工位的上方;所述第一真空吸盤旋轉至所述檢測工位的上方之后,在所述運動模組的導向作用下,所述第一真空吸盤還可由所述檢測工位的上方運動至預設的下料位置;
所述測試機構,設于所述檢測工位的上方,用于對所述上下料機構放入于檢測工位內的產品進行內觀檢測。
可選的,所述產品輸送機構還包括次品傳送機構和良品傳送機構,所述下料位置位于所述次品傳送機構的上方或者所述良品傳送機構的上方。
可選的,所述進料機構與所述次品傳送機構的傳送方向為同向,且沿所述傳送方向順序設置;所述良品傳送機構與所述次品傳送機構并列平行設置。
可選的,所述運動模組包括第一驅動機構、第一傳動機構以及滑動設于第一傳動機構上的載臺,所述第一驅動機構驅動載臺在第一方向上做往返直線運動;
所述載臺上固定裝載有筆形氣缸,所述筆形氣缸的驅動端固定連接所述旋轉氣缸,在筆形氣缸的驅動作用下所述旋轉氣缸可在第二方向做往返直線運動;
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所述進料機構的傳送方向均為水平方向,且第一方向與進料機構的傳送方向垂直,第二方向與進料機構的傳送方向平行。
可選的,所述第一真空吸盤和第二真空吸盤分別通過一滑臺氣缸滑動連接于所述旋轉機構的旋轉軸的底端;所述滑臺氣缸的導桿呈縱向設置。
可選的,所述測試機構包括XY向調節機構和固定于XY向調節機構上的測試單元,所述測試單元位于所述檢測工位的上方。
可選的,所述測試單元包括CCD相機和激光檢測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華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東莞華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0107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低成本布匹檢測方法
- 下一篇:一種音圈馬達質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