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催化劑Pd/CNB?CN及其制備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92390.1 | 申請日: | 2017-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849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崔玉民;李慧泉;師瑞娟;白翠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阜陽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1J31/26 | 分類號: | B01J31/26;C02F1/32;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26 | 代理人: | 路永斌,劉冬梅 |
| 地址: | 236037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催化劑 pd cnb cn 及其 制備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光催化材料領域,涉及一種治理染料廢水污染的復合光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g-C3N4以其光催化活性較高、穩定性好、原料價格便宜、尤其是不含金屬這一突出優點,使它成為一種新型的光催化材料,然而,單一相催化劑通常因量子效率低而使其光催化性能表現不夠理想。因g-C3N4材料光生電子-空穴復合率較高,導致其催化效率較低,從而限制了它在光催化方面的應用。
為了提高g-C3N4的催化活性,最近幾年來,人們研究了很多改性方法。對g-C3N4進行改性的非金屬元素包括S、N、C、B、F、P等,一般認為這些非金屬元素取代了3-s-三嗪結構單元中的C、N、H元素,從而形成g-C3N4晶格缺陷使得光生電子-空穴對得到有效分離,有效提高其光催化性能。
Zhang等將雙氰胺與BmimPF6(離子液體)混合,經過高溫煅燒后得到P摻雜g-C3N4催化劑,經XPS分析表明P元素取代了結構單元中C,少量P摻雜雖然不能改變g-C3N4的結構,但是,其明顯改變了g-C3N4的電子結構,光生電流也明顯高于沒摻雜g-C3N4。
Yan等采用加熱分解三聚氰胺與氧化硼的混合物制備了B摻雜g-C3N4,經過XPS光譜分析表明B取代了g-C3N4結構中的H,光催化降解染料研究表明B摻雜同時提高了催化劑對光的吸收,因此,羅丹明B光催化降解效率也得到提高。
Liu等將g-C3N4在H2S氣氛里于450℃煅燒制備了具有獨特電子結構S元素摻雜g-C3N4的CNS催化劑,XPS分析顯示S取代了g-C3N4結構中N。當λ>300及420nm時S摻雜g-C3N4光催化分解水產氫催化效率分別比單一g-C3N4提高7.2和8.0倍。
Wang等報道了B、F摻雜g-C3N4研究,他們用NH4F作為F源與DCDA制得F元素摻雜g-C3N4催化劑(CNF)。其研究結果表明F元素已摻入g-C3N4的骨架中,形成了C-F鍵,使其中一部分sp2C轉化為sp3C,從而導致g-C3N4平面結構不規整。另外,隨著F元素摻雜數量增多,CNF在可見光區域內的吸收范圍也隨之擴大,而其對應的帶隙能由2.69eV降到2.63eV。后來,他們又用BH3NH3作為硼源制備B元素摻雜的g-C3N4催化劑(CNB),對其表征發現B元素摻入取代了g-C3N4結構單元中的C元素。
Lin等采用四苯硼鈉作為B源,在摻入B的同時,又因苯離去基團的作用使得g-C3N4形成薄層結構,其層的厚度為2~5nm,降低了光生電子到達催化劑表面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因此提高光催化效率。
金屬元素摻雜也是改變g-C3N4電子能帶結構的重要手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阜陽師范學院,未經阜陽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9239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