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轉基因大豆WH8055轉化事件外源插入載體的右側翼序列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42277.2 | 申請日: | 2017-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573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馬瑞;蔡勤安;于志晶;尚麗霞;莊丹;王丹;任鵬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5/11 | 分類號: | C12N15/11;C12Q1/689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錢學宇 |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長***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基因 大豆 wh8055 轉化 事件 插入 載體 側翼 序列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轉基因大豆WH8055轉化事件外源插入載體的右側翼序列、所述右側翼序列的應用、引物對、PCR試劑盒以及引物和PCR試劑盒的使用方法。其中,本發明所述右側翼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其能夠特異性地指示第3號染色體第43998179位核苷酸處插入pCHAL1的T?DNA片段的轉基因大豆。本發明首次測序公布了轉基因大豆WH8055轉化事件外源插入載體的右側翼序列,建立了轉基因大豆WH8055特異性定性PCR檢測方法,該方法靈敏,準確,簡單,可靠,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轉基因大豆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轉基因大豆WH8055轉化事件外源插入載體的右側翼序列。
背景技術
大豆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2015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高達1.797億公頃,其中大豆種植面積為0.916億公頃,占總面積的51%[1]。中國不僅是農業生產大國,更是農業消費大國。自1996年以來,中國已成為大豆凈進口國。隨著國內需求不斷地增加,轉基因大豆進口量也在逐年增大。僅在2015年,中國轉基因大豆進口量高達8169萬噸,同比增長14.4%[2]。
對轉基因大豆生物安全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和評價是對轉基因大豆進行監督管理,保障其健康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而轉基因檢測技術是生物安全評價的關鍵技術之一[3],對于轉基因植株的身份驗證具有重大意義,并有助于對外源基因的表達機制和外源基因在受體基因組中產生的影響進行研究,從而有助對于轉基因植株的生物安全性做出評估[4]。
HAL1基因是釀酒酵母中與耐鹽相關的基因,該基因的過量表達可以提高酵母對NaCl的脅迫,而敲除調該基因,則大大降低酵母的耐鹽性。目前,已經有一些HAL1轉基因植物,但尚未研究獲得HAL1轉基因大豆,更缺少能夠有效對HAL1轉基因大豆進行檢測的方法。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轉基因大豆WH8055轉化事件外源插入載體的右側翼序列,所述右側翼序列能夠特異性地指示第3號染色體上第43998179位核苷酸處插入pCHAL1的T-DNA片段的轉基因大豆。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所述右側翼序列在檢測轉基因大豆中的應用,所述應用通過所述右側翼序列可以準確判斷所述樣品是否來自于第3號染色體上第43998179位核苷酸處插入pCHAL1的T-DNA片段的轉基因大豆。
本發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根據所述右側翼序列設計的PCR引物對,所述引物對通過PCR反應能夠快速、準確地檢測所述樣品的第3號染色體上第43998179位核苷酸處是否插入pCHAL1的T-DNA片段,具有檢測方便、特異性好以及準確率高的優點。
本發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種PCR檢測試劑盒,所述試劑盒將上述引物對與其他輔助試劑集成在一起,具有使用方便的優點。
本發明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引物對或試劑盒的使用方法,通過所述方法可以快速、準確地檢測樣品的第3號染色體上第43998179位核苷酸處是否插入pCHAL1的T-DNA片段。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轉基因大豆WH8055轉化事件外源插入載體的右側翼序列,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本發明建立在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所提供的轉基因大豆WH8055基礎之上。轉基因大豆WH8055是通過農桿菌介導大豆子葉節方法將帶有HAL1基因的質粒pCHAL1的T-DNA插入到大豆威廉姆斯82的基因組上而獲得的轉基因大豆,其耐鹽性好,農藝性狀佳,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和育種價值。但在本發明之前,尚無人知曉T-DNA在轉基因大豆WH8055上的具體插入位點,更加無法建立能夠有效鑒定該轉基因大豆的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未經吉林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422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