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銅-陶瓷基板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840957.0 | 申請日: | 2017-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737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崔成強;賴韜;楊斌;張昱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工業(yè)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41/88 | 分類號: | C04B41/88;H05K1/03;H05K3/00;H05K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 地址: | 510062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陶瓷 制備 方法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銅?陶瓷基板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納米銅粉、納米二氧化硅與有機溶劑混合,得到納米銅膏;將所述納米銅膏涂覆于陶瓷基板表面,再進行燒結,最后依次進行光刻、顯影、電鍍和蝕刻,得到銅?陶瓷基板。本申請制備銅?陶瓷基板的過程中,由于納米銅粉、納米二氧化硅的納米尺寸效應與其中的納米SiO2可與陶瓷基板中的三氧化二鋁、氮化鋁反應,從而可在較低的燒結溫度下實現(xiàn)銅?陶瓷間的高強度鍵合。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子封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銅-陶瓷基板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對于電力電子封裝而言,陶瓷基板由于具有的高熱導率,使熱量從芯片導出,實現(xiàn)與外界的電互連與熱交換,同時還兼具布線(點互連)和機械支撐的功能。目前常用的散熱基板主要包括LTCC、HTCC、DBC以及DPC陶瓷基板等。LTCC和HTCC基板內部金屬線路層采用絲網印刷工藝制成,易產生線路粗糙、對位不精準、收縮比例問題,在高導熱、高功率密度、高壓以及大電流環(huán)境下的應用受限。
DBC基板各項性能良好,適用于高耐壓大功率。然而,陶瓷基板裸片與金屬材料的反應能力低、潤濕性差,因此陶瓷基板與銅片之間易產生氣孔最終使得結合強度降低;加之金屬化工藝復雜,燒結溫度相對較高(燒結溫度大約為1065℃),成本一直難以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只能應用于有特殊需求的領域。DPC基板是利用薄膜技術完成線路及圖形的種子層,再用電化學沉積的方式加厚線路及圖形,進而完成整個基板的金屬化。但目前DPC基板需要克服的問題是種子層與陶瓷基板反應能力低,易產生氣孔使得結合強度降低。
申請?zhí)?01110310121.2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低溫燒結制備金屬化陶瓷基板的方法,其是先在陶瓷基板表面鍍一層金屬層,然后通過絲網印刷工藝,將納米金屬膏印刷在陶瓷基板表面形成金屬膏層,最后在一定的溫度和氣氛環(huán)境下燒結。該方法同樣存在DPC基板種子層與陶瓷基板結合強度不足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銅-陶瓷基板的制備方法,本申請?zhí)峁┑你~-陶瓷基板的制備方法,可在較低的溫度下實現(xiàn)銅-陶瓷間的高強度鍵合。
有鑒于此,本申請?zhí)峁┝艘环N銅-陶瓷基板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納米銅粉、納米二氧化硅與有機溶劑混合,得到納米銅膏;
將所述納米銅膏涂覆于陶瓷基板表面,再進行燒結,最后依次進行光刻、顯影、電鍍和蝕刻,得到銅-陶瓷基板。
優(yōu)選的,所述納米銅粉的粒徑為1~100nm,所述納米二氧化硅的粒徑為1~100nm。
優(yōu)選的,所述納米銅粉的粒徑為5~50nm,所述納米二氧化硅的粒徑為5~30nm。
優(yōu)選的,所述納米銅膏涂覆于陶瓷基板表面形成的納米銅膏層的厚度為0.05~0.5mm。
優(yōu)選的,所述納米銅膏中納米銅粉的含量為70wt%~85wt%,納米二氧化硅的含量為1wt%~5wt%。
優(yōu)選的,所述有機溶劑為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異丙醇、丙二醇、乙醚、丙酮、甲基丁酮、醋酸甲酯、醋酸乙酯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yōu)選的,所述陶瓷基板的材質為氧化鋁、氮化鋁、氧化鈹或碳化硅。
優(yōu)選的,所述燒結在氮氣的保護氣氛下進行,所述燒結的溫度為200~450℃,時間為30~9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工業(yè)大學,未經廣東工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4095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