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綠色環保混凝土墻體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832476.5 | 申請日: | 2017-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192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杰;李運生;李海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4B28/06 | 分類號: | C04B28/06;C04B41/70;C04B111/52 |
| 代理公司: | 洛陽公信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王學鵬 |
| 地址: | 45115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綠色 環保 混凝土 墻體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墻體材料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綠色環保混凝土墻體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建筑耗能己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軟肋,數量龐大的高能耗建筑潛伏巨大能源危機,因此,要實現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在建筑材料進行改進以積極提高能源利用率。例如以保溫墻體為例,從建筑材料的角度出發,在混凝土中添加帶有保溫隔熱功能的材料可有效阻隔熱量的傳遞,提高普通混凝土保溫性能,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目前市場上使用的這種保溫隔熱層材料主要是高分子有機類和無機類材料,常用的高分子保溫隔熱材料包括:膨脹聚苯乙烯發泡板、交聯聚乙烯發泡板、發泡聚氨酯板,但是這些保溫材料存在環保性差、易燃、耐候性差、易老化等缺點;另一方面,現有的混凝土墻體材料無凈化功能,裝修完畢后室內存在大量甲醛等有害氣體,使用傳統混凝土墻體材料無法進行自凈,隨著人們對環保意識的增強,具有保溫的功能、兼具觀賞性且能夠凈化周圍空氣、降低空氣中PM2.5的含量的新型墻體材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制備一種集實用性、綠色環保、觀賞性為一體的新型墻體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不足,提供一種綠色環保混凝土墻體及制備方法,具有節約能源、綠色環保、凈化空氣、保溫隔音的優點。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不足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綠色環保混凝土墻體,該混凝土墻體包括混凝土基體和生態涂層,所述的混凝土基體的側面開設有多個種植槽,所述的生態涂層包括第一生態涂層和第二生態涂層,所述第二生態涂層涂覆在所述種植槽的表面,所述第一生態涂層涂覆在所述混凝土基體除所述種植槽外的表面上;
所述的混凝土基體按重量份數,包括以下組分:鋁酸鹽水泥25~30份、生態再生粗骨料50~60份、廢棄玻璃細骨料40~45份和外加劑0.5~1份;
所述的第一生態涂層按重量份數,包括以下組分:白粘土30~40份、貝殼粉10~20份、電氣石粉15~20份、納米二氧化硅微粉20~25份、納米二氧化鈦微粉8~12份;
所述的第二生態涂層按重量份數,包括以下組分:白粘土30~40份、貝殼粉10~15份、電氣石粉5~10份、納米二氧化硅微粉20~25份、納米二氧化鈦微粉5~10份、木屑8~15份、有機肥5~8份。
一種綠色環保混凝土墻體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城市污泥放入烘箱中進行脫水干燥,然后將干燥后的污泥放入球磨機中粉磨至300~600目的細粉,備用;
(2)取貝殼廢料放入攪拌機進行攪拌,除去貝殼表面的泥土、砂石、金屬等雜質以及角質層,再放入清洗機清洗干凈;然后倒入球磨機中粉磨至300~600目的細粉,干燥后備用;
(3)按2:1~4:1的重量比分別取步驟(1)中的污泥細粉和步驟(2)中的貝殼細粉,加入污泥細粉和貝殼細粉總重量3~5%的水,擠壓成球狀,放入烘箱中干燥后進行燒結,待其冷卻后分級篩分,取粒徑為5~20mm的顆粒,即可制得生態再生粗骨料;
(4)取玻璃廢料,將其放入破碎機中破碎成1~5mm粒徑的顆粒狀,即可制得廢棄玻璃細骨料,備用;
(5)按重量份數,取鋁酸鹽水泥25~30份,放入攪拌機中,按水灰比為0.3~0.5的質量比稱取水,并加入外加劑0.5~1份,混合均勻后倒入攪拌機中攪拌成漿狀,再加入生態再生粗骨料50~60份、廢棄玻璃細骨料40~45份,攪拌均勻后澆筑成型,即可制得混凝土基體;
(6)取白粘土,先在烘箱中干燥,然后再將白粘土放入煅燒爐中在1200℃~1300℃的溫度下煅燒1~2h,冷卻后放入磨機中粉磨成200~300目的細粉,備用;
(7)取貝殼廢料放入攪拌機進行攪拌,除去貝殼表面的泥土、砂石、金屬等雜質以及角質層,再放入清洗機清洗干凈;然后倒入球磨機中粉磨至200~300目的細粉,干燥后備用;
(8)按重量份數,取納米二氧化硅微粉20~25份,加入水形成硅溶膠液,取步驟(6)中的白粘土細粉30~40份,步驟(7)中的貝殼細粉10~20份,取電氣石粉15~20份,納米二氧化鈦微粉8~12份,在攪拌機中混合后加入硅溶膠液,攪拌均勻,即可制得第一生態涂層;
(9)按重量份數,取納米二氧化硅微粉20~25份,加入水形成硅溶膠液,取步驟(6)中的白粘土細粉30~40份,步驟(7)中的貝殼細粉10~15份,取納米二氧化鈦微粉5~10份,電氣石粉5~10份,有機肥細粉5~8份,木屑8~15份,放入攪拌機中攪拌均勻,并倒入硅溶膠液,繼續攪拌形成濃漿,即可制得第二生態涂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工程學院,未經河南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3247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