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介子自動選取調整機構及其構成的轉子自動入介子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10556.0 | 申請日: | 2017-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122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梓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科馳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5/16 | 分類號: | H02K15/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廣州市龍華***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介子 自動 選取 調整 機構 及其 構成 轉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介子自動選取調整機構及其構成的轉子自動入介子機,包括控制機構、轉子送料機構、轉子檢測及定位機構和轉子進入組合介子機構,轉子送料機構與轉子檢測及定位機構連接,將轉子送入檢測工序,轉子檢測及定位機構采集轉子封閉尺寸原始數據;轉子檢測及定位機構與轉子進入組合介子機構連接,將檢測后的轉子送入組合介子工序,轉子進入組合介子機構根據轉子封閉尺寸原始數據,分析并選取相應的介子組入到轉子上;控制機構與轉子送料機構、轉子檢測及定位機構和轉子進入組合介子機構電性連接。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提高組裝生產效率、減少用工成本、產品質量一致性得到保證的全新裝配機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型電機裝配機械領域,特別是指一種介子自動選擇調整機構及其構成的轉子自動入介子機。
背景技術
在微型電機的轉子入介子生產工藝中,傳統采用兩種方法,其一:嚴格控制轉子未入介子前的封閉尺寸,再選定待用介子,然而在轉子入介子之前必須經過芯片入軸、涂溥、入換向器等工序。上工序生產過程中難免產生一定的公差累積,從而很難精準控制轉子入介子前的封閉尺寸。其二:先裝入必用的擋油介子再手工測量實際尺寸,再經過計算后續需要裝入的調整介子厚度,進行人工選擇適合厚度介子,以保證轉子入介子后的封閉尺寸,此工藝耗費大量人力,而且操作員必須經過嚴格培訓,但仍然會產生多裝漏裝現象,造成微型電機整機組裝后卡死或串量過大不良現象。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介子自動選擇調整機構及其構成的轉子自動入介子機,提供了一種可提高組裝生產效率、減少用工成本、產品質量一致性可得到保證的全新裝配機構,并釋放前工藝的精度要求。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介子自動選取調整機構,包括控制機構,還包括轉子送料機構、轉子檢測及定位機構和轉子進入組合介子機構,所述轉子送料機構與所述轉子檢測及定位機構連接,將轉子送入檢測工序,所述轉子檢測及定位機構采集轉子封閉尺寸原始數據;所述轉子檢測及定位機構與所述轉子進入組合介子機構連接,將檢測后的轉子送入組合介子工序,所述轉子進入組合介子機構根據轉子封閉尺寸原始數據,分析并選取相應的介子組入到轉子上;所述控制機構與所述轉子送料機構、轉子檢測及定位機構和轉子進入組合介子機構電性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轉子送料機構包括雙面傳輸帶機構、傳輸帶驅動氣缸、橫向轉子驅動機構、取轉子機構和磁吸轉子機構,所述雙面傳輸帶機構與所述傳輸帶驅動氣缸連接,所述橫向轉子驅動機構設在所述雙面傳輸帶機構上方,所述取轉子機構固定在所述橫向轉子驅動機構上,所述磁吸轉子機構設在所述取轉子機構下方。
進一步的,所述轉子檢測及定位機構包括位移傳感器、緩沖件、位移傳感器驅動氣缸、固定滑塊、定位工件和定位驅動氣缸,所述位移傳感器驅動氣缸與所述固定滑塊連接,所述緩沖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滑塊上,所述位移傳感器與所述緩沖件連接,所述固定滑塊一端與轉子換向器端面連接;所述定位工件與轉子另一端連接,所述定位驅動氣缸與所述定位工件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轉子進入組合介子機構包括介子送料機構、轉子軸心基準支承機構和下工位轉子傳送機構,所述介子送料機構與所述轉子軸心基準支承機構連接,將介子傳輸至轉子軸心基準支承機構,所述轉子軸心基準支承機構與所述下工位轉子傳送機構連接,所述下工位轉子傳送機構傳送組裝后的轉子。
進一步的,所述介子送料機構包括振動上料機構和旋轉取裝介子機構,所述振動上料機構和旋轉取裝介子機構連接,所述振動上料機構包括振動盤、直線上料振動機構和分介子機構,所述直線上料振動機構一端伸入到所述振動盤中,另一端與所述分介子機構接觸;所述旋轉取裝介子機構包括旋轉定位機構、旋轉機構和取裝介子工件,所述取裝介子工件設在所述旋轉定位機構下方,所述旋轉機構設在所述取裝介子工件一側。
進一步的,所述轉子軸心基準支承機構包括上定位機構和下定位機構,所述上定位機構為長條狀結構,下方設有若干卡槽,其一端固定有轉子軸心基準機構,所述下定位機構設有定位條,所述定位條下方設有氣缸,上方設有若干轉子定位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科馳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科馳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105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織襪機的三角系統
- 下一篇:一種由納米連續多孔結構的聚乳酸纖維構成的薄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