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深層隧道變截面沉淀清污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09199.6 | 申請日: | 2017-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197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28 |
| 發明(設計)人: | 汪青杰;王遜;張延年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3F3/04 | 分類號: | E03F3/04;E03F5/14;E03F5/22 |
| 代理公司: | 沈陽銘揚聯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41 | 代理人: | 杜蕊 |
| 地址: | 110168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深層 隧道 截面 沉淀 清污艙 | ||
深層隧道變截面沉淀清污艙,包括深層隧道壁(1)、深層隧道艙(2)、變截面沉淀清污艙(3),所述深層隧道艙(2)的外周為深層隧道壁(1),深層隧道艙(2)內的底部設置檢修車道(6),深層隧道艙(2)的其中一段設置為變截面沉淀清污艙(3),變截面沉淀清污艙(3)沿水流方向的末端設置截污斜網(4),截污斜網(4)的頂部向來水方向傾斜30?60°,截污斜網(4)掛在截污掛環(5)上,變截面沉淀清污艙壁(13)的底部設置高揚程清污泵(7),高揚程清污泵(7)與淤泥提升管道(12)的一端連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變被動式清淤為主動式防御,水流在變截面沉淀清污艙減速,不僅在可沉淀橋,而且可以通過周圍廣大的空間將污物、污泥與污水有效分離;并通過設置截污斜網,有助于截污和淤泥沉淀。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深層隧道技術,尤其涉及了一種深層隧道變截面沉淀清污艙。
背景技術
深層調蓄隧道是指埋設在深層地下空間(一般指地面以下大于20m深度空間)的大型、特大型排水隧道。通常內澇易發、人口密集、地下管線復雜、現有排水系統改造難度較高的地區,可設置深層調蓄隧道。采取以大型深層調蓄隧道輔以源頭徑流控制,是貫徹“海綿城市”建設要求,體現因水制宜、因地制宜的治水方略,也是國外已建區域提高排水防澇標準的通常做法。
采用深層隧道工程治理污水避免路面開挖,使對交通和環境的破壞最小化;避免與現有的地下公用設施或基礎設施產生沖突;由于避開了建筑物樁基,可以采用直線設計,而不受現有路網影響。
為有效減輕芝加哥的城市內澇和水體污染,保護密西根湖等水體環境,芝加哥實施了合流調蓄型深層隧道系統工程,建設了一條長176km、直徑2.5~10m、埋深45~106m的隧道。墨西哥、法國巴黎、英國倫敦泰晤士等也相繼實施了合流調蓄型深層隧道系統工程。
深層隧道的淤積問題比較嚴重,多是由于管道系統中的泥沙以及懸浮固體物沉積所引起的。深層隧道中的淤積物如石頭、磚塊、塑料袋、樹枝等會使管道內污水流速降低,并截留油脂和漂浮物,從而降低管道的輸送能力,加劇深層隧道的淤積。當深層隧道內的淤積物達到一定程度時,排水管道的輸送能力會急劇下降,淤積物淤積的速度也逐漸加快,最終造成管道發生堵塞。對于深層隧道的清淤,國內外相應的研究較少,現存的對于排水管道清淤問題的研究也僅限于在出現淤積之后采取各種措施。因此對于排水管道內部污物淤積的問題的解決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雨水和污水的有效分離,最大程度防止水體污染,保證高效、可靠、安全的維修體系和維修空間,提高空間利用率,提供一種深層隧道變截面沉淀清污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深層隧道變截面沉淀清污艙,包括深層隧道壁(1)、深層隧道艙(2)、變截面沉淀清污艙(3)、截污斜網(4)、截污掛環(5)、檢修車道(6)、高揚程清污泵(7)、淤泥提升管道(12)和變截面沉淀清污艙壁(13),所述深層隧道艙(2)的外周為深層隧道壁(1),深層隧道艙(2)內的底部設置檢修車道(6),深層隧道艙(2)的其中一段設置為變截面沉淀清污艙(3),變截面沉淀清污艙(3)沿水流方向的末端設置截污斜網(4),截污斜網(4)的頂部向來水方向傾斜30-60°,在深層隧道艙(2)、變截面沉淀清污艙(3)連接處的底部檢修車道(6)的兩側分別設置截污掛環(5),在變截面沉淀清污艙壁(13)頂部和兩側分別設置截污掛環(5),截污斜網(4)掛在截污掛環(5)上,變截面沉淀清污艙壁(13)的底部設置高揚程清污泵(7),高揚程清污泵(7)與淤泥提升管道(12)的一端連接,淤泥提升管道(12)的另一端穿過變截面沉淀清污艙壁(13)和土層到達地表。
其中,所述的變截面沉淀清污艙(3)內部建造將變截面沉淀清污艙(3)兩端的深層隧道艙(2)連接起來的可沉淀橋(10),可沉淀橋(10)與檢修車道(6)的頂面等高,可沉淀橋(10)的兩側設置安全護欄(9),可沉淀橋(10)上設置均勻分布的多排底部沉淀口(11),每排底部沉淀口(11)均勻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建筑大學,未經沈陽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0919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