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晶顯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02022.3 | 申請日: | 2017-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0247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4 |
| 發明(設計)人: | 曹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 | 分類號: | G02F1/1335;G02F1/1339;G02F1/1362 |
| 代理公司: | 44265 深圳市德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林才桂;聞盼盼 |
| 地址: | 518132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顯示 面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本發明的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采用普通掩膜板通過一次曝光顯影制程對層疊設置的多層光阻薄膜進行圖形化處理,制得層疊設置的多層光阻層,該層疊設置的多層光阻層構成間隙子,由于多層光阻薄膜的光敏特性不同,因此曝光顯影后得到具有不同圖形的多層光阻層,所述不同圖形是指在上底尺寸、下底尺寸及傾斜角中的至少一種參數上存在差異,本發明利用具有不同圖形的多層光阻層來調控間隙子的傾斜角θ,能夠有效提高間隙子的傾斜角θ。本發明的液晶顯示面板中的間隙子包括層疊設置的多層光阻層,該多層光阻層具有不同圖形,能夠有效提高間隙子的傾斜角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裝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機身薄、省電、無輻射等眾多優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移動電話、個人數字助理(PDA)、數字相機、計算機屏幕和筆記本電腦屏幕等。
現有市場上的液晶顯示裝置大部分為背光型液晶顯示裝置,其包括背光模組(Backlight Module)、結合于背光模組上的液晶面板與固定該液晶面板與背光模組的前框。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兩片平行的玻璃基板當中放置液晶分子,兩片玻璃基板中間有許多垂直和水平的細小電線,通過通電與否來控制液晶分子改變方向,將背光模組的光線折射出來產生畫面。
間隙子(PS)是液晶顯示面板中常見的起支撐作用的結構,一般由光敏樹脂形成,根據其與黑色矩陣(BM)材料的異同,存在不同技術和結構設計的應用。就平板顯示器而言,除需要間隙子提供穩定均一的支撐特性外,還需要間隙子具有高均勻性及較大可調的傾斜角工藝區間,便于滿足不同的像素設計需求,節約排列空間,減小液晶無序取向區域,降低間隙子對液晶材料的阻擋作用。
然而,傳統的間隙子的制作工藝由于受材料特性和結構設計的限制,間隙子的傾斜角(Taper)不易控制,制得的間隙子的傾斜角往往較小,導致間隙子的下底面積大于直接接觸對基板的上底面積,間隙子的上底與下底之間的偏差(PS Bias)值較大給像素設計增加了空間成本。
現有的一種提高間隙子的傾斜角的方法是利用半色調(多透光率)掩膜板在間隙子的底部周圍形成一圈小溝壑,變相提高間隙子的傾斜角,然而,該方法由于需要使用制造成本較高的半色調掩膜板,因此生產成本較高。
現有的另一種調控間隙子的傾斜角的方法是采用含有兩種不同吸收波長的光引發劑的光阻材料成單層薄膜,通過調整光阻材料的組分比例和曝光次數來調整間隙子的傾斜角,然而該方法的設計和制程復雜,曝光次數多,傾斜角調控需要調整光阻材料的組分比例,可控性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能夠有效提高間隙子的傾斜角θ,從而節約間隙子的排列空間,降低間隙子對液晶材料的阻擋作用,并提升間隙子的支撐性能。
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其間隙子具有較大的傾斜角θ,從而節約間隙子的排列空間,降低間隙子對液晶材料的阻擋作用,并且具有較強的支撐性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光阻薄膜,在所述第一光阻薄膜上形成第二光阻薄膜;所述第一光阻薄膜與第二光阻薄膜的光敏特性不同,即所述第一光阻薄膜與第二光阻薄膜具有不同的光反應吸收波長,或者所述第一光阻薄膜與第二光阻薄膜對相同波長光的光反應靈敏度不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0202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