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制備高純度丙烯醇的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801195.3 | 申請日: | 2017-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010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雷;賈瑞龍;董晉湘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29/74 | 分類號: | C07C29/74;C07C29/60;C07C33/03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申艷玲 |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純度 丙烯醇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制備高純度丙烯醇的方法,屬于有機合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石油資源的日益匱乏和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作為綠色環(huán)保可再生能源的生物柴油備受青睞。每生產(chǎn)10 ton生物柴油就會產(chǎn)生1 ton甘油,生物柴油的發(fā)展勢必會造成甘油的過剩,因此將廉價甘油轉化為其他高附加值的化學品是非常必要的,將甘油轉化為丙烯醇引起很多研究者的關注。
丙烯醇(Allyl Alcohol),簡稱為AAL,分子式:CH2=CHCH2OH,分子量:58.08。用于丙烯化合物的制備,樹脂、塑料的合成,分析上用于顯微分析及測定汞等。丙烯醇作為聚合反應的單體,廣泛用作增塑劑、交聯(lián)劑等,也用作透鏡材料及涂料的制造單體。制造縮水甘油、烯丙基縮水甘油醚,甘油烯丙基醚,烯丙胺等化工產(chǎn)品,是醫(yī)藥、香料化妝品及農(nóng)業(yè)化學品的重要中間體,也用于涂料和玻璃纖維工業(yè)。
通過甘油甲酸介入法制備丙烯醇的產(chǎn)物主要是甘油、甲酸、丙烯醇、水。甲酸沸點是100.8℃,丙烯醇沸點是96.9℃,與水非常接近,并且丙烯醇與水能形成70%丙烯醇的恒沸物,因此通過普通的精餾得不到高于70%的丙烯醇。
中國專利CN 102432435 A使用萃取劑將丙烯醇水溶中大部分的丙烯醇萃取出來,萃取相揮去溶劑得到高醇度的丙烯醇,溶劑回收后繼續(xù)作為萃取劑使用,萃余相進行恒沸蒸餾,蒸出的恒沸組分循壞回去作為萃取原料。中國CN 86104244A和美國專利US 4743707提出醋酸丙烯酯水解法制備丙烯醇,得到丙烯醇水溶液,將鉀鹽加入丙烯醇水溶液中,析出丙烯醇相和水相,水相濃縮后回收鹽。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制備高純度丙烯醇的方法,為甘油的利用提供一種工業(yè)化的途徑,有利于生物柴油副產(chǎn)物甘油的更好利用。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制備高純度丙烯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甘油和甲酸按照摩爾比1:1.8加入蒸餾裝置中,通N2,防止甘油氧化,反應溫度為240℃,收集餾分直到?jīng)]有餾分蒸出,停止反應;
(2)向餾分中加入堿或碳酸鹽將甲酸完全轉化為甲酸鹽;
所述堿或碳酸鹽與甲酸的物質的量比為0.23:1~0.46:1;
(3)將得到的混合物在110~180℃下蒸餾,得到丙烯醇水溶液;
(4)向丙烯醇水溶液中鹽,丙烯醇水溶液中鹽的質量分數(shù)為10%~70%;,放入搖床中混勻1~2 h,然后靜置10~24 h,溶液出現(xiàn)相分離,分離出有機相,即得到純度為80.00%~99.99%的丙烯醇。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堿或碳酸鹽為氫氧化鈣、碳酸鈣、氫氧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鉀、碳酸鉀中的一種;優(yōu)選氫氧化鈣或碳酸鈣。
所述丙烯醇水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是70.0~73.0%。
上述方法中,加入丙烯醇溶液中的鹽為氯化鈉、碳酸鉀、磷酸氫二鉀、磷酸鉀、三聚磷酸、聚磷酸鉀、焦磷酸鉀、甲酸鉀中的一種或兩種的混合;所述鹽采用的是無結合水的鹽。
進一步地,加入丙烯醇水溶液中的鹽為以下兩種鹽的混合:
碳酸鉀與磷酸氫二鉀混合,二者的質量比為7:1~1:1;
三聚磷酸鉀與磷酸氫二鉀混合,二者的質量比為7:1~1:1。
所述鹽優(yōu)選焦磷酸鉀、磷酸鉀或碳酸鉀中的一種。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為過量甘油高附加值工業(yè)化利用提供一條途徑;
(2)本發(fā)明產(chǎn)物主要是丙烯醇和水,產(chǎn)物相對簡單,有利于工業(yè)化;
(3)通過本發(fā)明方法制得高純度丙烯醇,有利于丙烯醇的進一步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但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理工大學,未經(jīng)太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0119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