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吲哚取代的異喹啉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53940.1 | 申請日: | 2017-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227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趙云輝;羅月陽;周智華;劉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401/04 | 分類號: | C07D401/04;C07D471/04;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1201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吲哚 取代 喹啉 化合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吲哚取代的異喹啉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吲哚取代的異喹啉化合物如式I所示,其中R1為氫、鹵素原子、烷基,R2與R3為氫、鹵素原子、烷基或烷氧基。本發明通過2步反應合成目標產物,合成方法簡潔、快速,且目標化合物收率較高,為進一步研究式I化合物或相關化合物提供了提供了必要基礎。本發明的化合物對人類腫瘤細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生物醫藥領域具有實際的應用價值。I。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物化學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吲哚取代的異喹啉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以及該類化合物作為一類新的抗腫瘤藥物先導化合物的應用。
背景技術
癌癥是起源于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盡管其診斷和治療技術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任然是人類致死疾病的三大主因之一,并且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精神與經濟壓力。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人們在研發癌癥化療試劑先到化合物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并且有多種化合物也已被證明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1974年,naphthyridinomycin化合物被分離出來,并且表現出很好的抗癌療效,自此,異喹啉化合物作為一類特殊的生物堿而被應用于抗腫瘤研究中,并且被作為先導化合物不斷開發出新的衍生物。
異喹啉類化合物是天然產物中一類,它們除了具有較好的抗癌活性,還具有抗糖尿病和抗微管蛋白等特殊的生物藥理活性。它不僅是生物堿全合成的重要中間體,也是許多類天然分子與合成分子的亞結構單元。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多樣性導向合成方法來合成異喹啉類化合物,對與化學合成、藥理學及生物學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吲哚取代異喹啉化合物結合了吲哚與異喹啉兩個特殊的結構單元,將會具有不可預料的潛在生物活性。吲哚取代的異喹啉肼鹽化合物已有報道,但是裸露的肼基會具有較大的細胞毒性,不適合應用于藥物研發中。因此,開發一種簡潔、高效合成吲哚取代的異喹啉化合物的方法,并研究這些化合物的抗腫瘤活性,對于開發自主知識產權藥物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吲哚取代的異喹啉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本發明的吲哚取代的異喹啉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可以做為潛在的抗腫瘤藥物或是做為抗糖尿病的候選藥物,如式I所示:
I
其中,R1為氫、鹵素原子或烷基,R2與R3為氫、鹵素原子、烷基或烷氧基。
上述的吲哚取代的異喹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中間體化合物2的制備
取化合物1、質量分數為80%的水合肼溶于無水乙醇中,所述化合物2與水合肼物質的量之比為5:1-1:1,一定溫度條件下攪拌1~2小時,固體完全析出,過濾,粗產物用無水乙醇重結晶,得到白色固體化合物2。
(2) 目標化合物的制備
取中間體2、吲哚化合物3,溶于有機溶劑中,所述中間體2、吲哚化合物、催化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0.3-2:0.1-2, 20-100℃下反應,TLC檢測反應進程,待反應完全,停止反應,將反應物冷卻至室溫,過濾掉后留濾液,并減壓旋蒸除去溶劑,殘留物進行柱層析,得到式I所示的目標產物;
以上各化合物均以反應式中各化合物下面序號加以區分,其中,R1為氫、鹵素原子或烷基,R2與R3為氫、鹵素原子、烷基或烷氧基。
進一步地, R1優選為H、Cl、Br、I、F、NO2、CN或Me。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科技大學,未經湖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5394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