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生物素化抗原或抗體-無機鹽雜化納米花的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31484.0 | 申請日: | 2017-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2893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6 |
| 發明(設計)人: | 何治柯;劉宇澄;吉邢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77 | 分類號: | G01N33/577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彭勁松 |
| 地址: | 43007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生物素 抗原 抗體 無機鹽 納米 免疫 吸附 測定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生物素化抗原或抗體?無機鹽雜化納米花的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方法。屬于免疫學檢測領域。該方法利用鏈霉親和素和生物素的快速高效特異性作用,將生物素化抗原或抗體?無機鹽雜化納米花快速偶聯到鏈霉親和素修飾的酶標板上,解決了傳統ELISA抗體包被需過夜反應的問題;其次,由于生物素化抗原或抗體?無機鹽雜化納米花具有較高的穩定性,使其在常溫條件下放置下仍有較好的活性;最后,所合成的生物素化抗原或抗體?無機鹽雜化納米花具有三維層狀結構,對后續抗體或抗原的捕獲更為高效,有利于提高檢測靈敏度。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只需要提供生物素化的不同抗原或抗體,就能實現不同抗體或抗原的檢測,具有高適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免疫學檢測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生物素化抗原或抗體- 無機鹽雜化納米花的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方法。
背景技術
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指將可溶性的抗原或抗體吸附到固相載體上,利用抗原-抗體結合專一性,進行免疫反應的定性和定量檢測方法。自從Engvall和Perlmann于1971年發明以來該方法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已廣泛應用于各種抗原抗體的檢測。
夾心ELISA方法是目前最為常用的抗原和抗體的檢測手段,該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快速、靈敏等優點。其基本原理是,檢測抗體時,把相應的抗原分子包被在聚苯乙烯固相載體上,加入被檢測樣品,孵育,洗滌,加入酶標抗抗體,再孵育、洗滌,然后加入酶底物顯色,在酶標儀上讀取數據,根據底物顯色反應的強弱來判斷被檢樣品中抗體的含量;檢測抗原時,把針對該抗原的抗體分子包被在固相載體上,加入被檢樣品,孵育,洗滌,再加入被檢抗原的另一種抗體(二抗),孵育,洗滌,加入酶標抗二抗的抗體,再孵育、洗滌,最后加入酶底物顯色,讀數,根據顏色反應的強弱來判斷樣品中抗原的含量。
但是傳統的酶聯免疫吸附實驗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抗體或抗原包被過程耗時長、費用高、批次間差異大,以及抗體或抗原需要嚴格的低溫保存條件;此外盡管夾心ELISA方法敏感性高,但隨著生命科學、醫學和光學檢測領域的發展,簡單快捷的ELISA方法的敏感性依然亟待。因此,如何解決抗體或抗原包被時間過長、抗體或抗原穩定性差、抗體或抗原捕獲效率較低等問題,實現快速高效檢測成為當前酶聯免疫吸附法研究的重點。
發明內容
針對傳統酶聯免疫吸附法(以下稱為“2D ELISA”)存在的問題,本發明采用仿生合成的策略制備了生物素化抗原或抗體-無機鹽雜化納米花,構建了三維層狀結構的免疫分析方法(以下稱為“3D ELISA”)。該方法利用鏈霉親和素和生物素的快速高效特異性作用,將生物素化抗原或抗體-無機鹽雜化納米花快速偶聯到鏈霉親和素修飾的酶標板上,解決了傳統ELISA抗體包被需過夜反應的問題;其次,由于生物素化抗原或抗體-無機鹽雜化納米花具有較高的穩定性,使其在常溫條件下放置下仍有較好的活性;最后,所合成的生物素化抗原或抗體 -無機鹽雜化納米花具有三維層狀結構,對后續抗體或抗原的捕獲更為高效,有利于提高檢測靈敏度(圖1)。
實現本發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基于生物素化抗原或抗體-無機鹽雜化納米花的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生物素化的抗原或抗體,與硫酸銅溶液一起加入到pH值為6.8~7.4的磷酸緩沖溶液中,得到生物素化的抗原或抗體-無機鹽雜化納米花復合物,與鏈霉親和素修飾的酶標板在37℃孵育,將孵育有生物素化抗原或抗體-無機鹽雜化納米花的酶標板用于待測樣品的酶聯免疫吸附測定。
具體地,本發明的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氯化鈉解于去離子水中,調節混合溶液的pH值至6.8~7.4,得到磷酸緩沖溶液,再加入硫酸銅溶液和生物素修飾的抗原或抗體,搖勻后室溫放置18h,得到生物素化抗原或抗體-無機鹽雜化納米花復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大學,未經武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314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