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沉淀藻池-藻菌共生生態板槽-微生物濾池的水處理系統及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07570.8 | 申請日: | 2017-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997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1 |
| 發明(設計)人: | 吳健;曾輝;劉巧林;劉絮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3/30;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云飛 |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生物 藻池 藻菌共生 沉淀 生態板 濾池 去除 水處理系統 絲狀綠藻 有機質 生長 漂浮 沉降作用 氮磷元素 水生昆蟲 依次設置 自然形成 顆粒物 懸浮物 氮磷 掛膜 好氧 進水 濾除 厭氧 藻體 水體 污水 | ||
1.一種沉淀藻池-藻菌共生生態板槽-微生物濾池的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按照進水方向依次設置沉淀藻池、藻菌共生生態板槽和微生物濾池;
所述沉淀藻池中漂浮生長有絲狀綠藻,其水面覆蓋率為80%以上;
所述藻菌共生生態板槽由添加絲狀綠藻的淺長池自然形成,包括漂浮生長的藻體、微生物及水生昆蟲;
所述微生物濾池中裝填有表面附著微生物的濾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絲狀綠藻為剛毛藻目、剛毛藻科、根枝藻屬或其近親屬的藻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沉淀藻池和藻菌共生生態板槽之間設置菌劑添加降解池,根據待處理污水中難降解污染物的種類選擇添加菌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沉淀藻池前設置絲狀藻過濾床,絲狀藻過濾床由絲狀藻藻體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在藻菌共生生態板槽的長度方向上間隔設置有集魚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沉淀藻池和/或藻菌共生生態板槽采用自然光照或人工光照,人工光照的光強為2000-100000Lux,光照時間每日至少8h。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水處理系統中設有藻體清洗池和藻體培養恢復池,用于清洗、替換沉淀藻池、藻菌共生生態板槽中的藻體。
8.采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水處理系統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污水進入沉淀藻池進行沉降去污處理;
2)沉淀藻池的出水進入藻菌共生生態板槽進行降解去污處理;
3)藻菌共生生態板槽的出水進入微生物濾池進行過濾去污處理,即可。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在進入沉淀藻池前,先通過噴淋的方式進入絲狀藻過濾床進行過濾處理,絲狀藻過濾床由絲狀藻藻體組成,噴淋污水的水面低于濾床厚度。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沉淀藻池的出水在進入藻菌共生生態板槽前,先進入菌劑添加降解池進行難降解污染物的處理,菌劑添加降解池中添加的菌劑根據污水中難降解污染物的種類選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大學,未經鄭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0757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