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06600.3 | 申請日: | 2017-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8381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2 |
| 發明(設計)人: | 屈朝輝;屈志豪;袁小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晉豪美耐皿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7/04 | 分類號: | C08L67/04;C08L97/02;C08K13/02;C08K3/22;C08K3/32;C08K5/29;C08K5/134;C08K5/526;B29C45/78;B29B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112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麥秸稈 聚乳酸復合材料 制備 納米二氧化鈦 抗菌劑 高分子復合材料 混合溶液處理 原料制備 復合材料 聚乳酸 抗菌性 抗氧劑 相容劑 重量份 | ||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復合材料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的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得到:聚乳酸55?90份,小麥秸稈10?45份,抗菌劑1?4份,納米二氧化鈦5?10份,相容劑1?10份,抗氧劑0.5?1份;其中,小麥秸稈用NaHCO3與KCl的混合溶液處理。本發明還提供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通過納米二氧化鈦與抗菌劑共同提高復合材料的抗菌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復合材料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聚乳酸(PLA)是一種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資源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淀粉原料經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種發酵制成高純度的乳酸,再通過化學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環境,這對保護環境非常有利,是公認的環境友好材料。然而聚乳酸存在一些缺點,由于其結晶性低導致其強度低。
我國是農業大國,每年的農作物秸稈產量巨大,大量的秸稈處于閑置無法利用的狀態,這些秸稈大部分被隨意焚燒,不僅浪費資源而且嚴重污染環境。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和生物可降解型,同時還具備一定的阻燃性與抗菌性。
為此,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按重量份計,其制備原料包括:
聚乳酸 55-90份
小麥秸稈 10-45份
抗菌劑 1-4份
納米二氧化鈦 5-10份
相容劑 1-10份
抗氧劑 0.5-1份
優選地,所述小麥秸稈用NaHCO3與KCl的混合溶液處理。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聚乳酸為L型聚乳酸與D型聚乳酸的復配物,所述L型聚乳酸與D型聚乳酸的重量配比為2:(1-4)。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小麥秸稈細度為100-200目,長度為6-10mm。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小麥秸稈為紅小麥秸稈。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抗菌劑為納米氧化鍶與磷酸鋯的復配物。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抗菌劑為納米氧化鍶與磷酸鋯的復配物,所述納米氧化鍶與磷酸鋯的重量配比為1:(0.1-1)。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相容劑為間-異丙烯基-2,2-二甲基苯酰異氰酸酯、鄰羥基苯甲酸苯酯、二異氰酸酯中的一種或多種。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抗氧劑由重量比為1:(3-1)抗氧劑1010與抗氧劑168組成的復合抗氧劑。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NaHCO3與KCl的混合溶液中NaHCO3與KCl的物質的量比為3:1。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制備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晉豪美耐皿制品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晉豪美耐皿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066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