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06600.3 | 申請日: | 2017-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8381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2 |
| 發明(設計)人: | 屈朝輝;屈志豪;袁小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晉豪美耐皿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7/04 | 分類號: | C08L67/04;C08L97/02;C08K13/02;C08K3/22;C08K3/32;C08K5/29;C08K5/134;C08K5/526;B29C45/78;B29B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112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麥秸稈 聚乳酸復合材料 制備 納米二氧化鈦 抗菌劑 高分子復合材料 混合溶液處理 原料制備 復合材料 聚乳酸 抗菌性 抗氧劑 相容劑 重量份 | ||
1.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其制備原料包括:
所述小麥秸稈用NaHCO3與KCl的混合溶液處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為L型聚乳酸與D型聚乳酸的復配物,所述L型聚乳酸與D型聚乳酸的重量配比為2:(1-4)。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麥秸稈細度為100-200目,長度為6-10m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劑為納米氧化鍶與磷酸鋯的復配物。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劑為納米氧化鍶與磷酸鋯的復配物,所述納米氧化鍶與磷酸鋯的重量配比為1:(0.1-1)。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劑為間-異丙烯基-2,2-二甲基苯酰異氰酸酯、鄰羥基苯甲酸苯酯、二異氰酸酯中的一種或多種。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劑由重量比為1:(3-1)抗氧劑1010與抗氧劑168組成的復合抗氧劑。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NaHCO3與KCl的混合溶液中NaHCO3與KCl的物質的量比為3:1。
9.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小麥秸稈放置在NaHCO3與KCl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0-60min,取出靜置30min后,在60-80℃下烘干,烘干時間6-8h;
(2)將步驟(1)得到的小麥秸稈按配比與聚乳酸、抗菌劑、相容劑、抗氧劑通過高速混合機攪拌15-30min,形成混合物料;
(3)將步驟(2)得到的混合物料投入到雙螺桿擠出機的料斗中,經熔融反應,在第四區處通過側位加料的方式加入納米二氧化鈦,然后擠出、造粒得到聚乳酸復合材料;
(4)最后將步驟(3)得到的粒料在注塑機中注塑成型,注塑溫度在180-200℃。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小麥秸稈聚乳酸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雙螺桿擠出機的各區溫度為一區溫度70~100℃,二區溫度120~150℃,三區溫度190~210℃,四區溫度180~200℃,五區溫度180~200℃,六區溫度180~200℃,機頭溫度170~180℃;擠出機螺桿的轉速為250~400r/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晉豪美耐皿制品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晉豪美耐皿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0660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