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生態位互補的中藥材厚樸套種滇黃精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97622.8 | 申請日: | 2017-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35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梁泉;張雅瓊;尹元萍;董文漢;王明君;劉萍;李成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22/25 |
| 代理公司: | 云南凌云律師事務所 53207 | 代理人: | 董建國 |
| 地址: | 650000 ***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生態 互補 中藥材 厚樸 套種 黃精 方法 | ||
本發明根據生態位原理,利用生態位重疊值非常低的兩種不同中藥材,結合南方地區的土壤和氣候特性,提供一種基于生態位互補的中藥材厚樸套種滇黃精的方法,其步驟如下:1)選地和整地;2)施基肥;3)種苗選擇;4)種植;5)追肥;6)田間管理;7)厚樸落葉的利用;本發明厚樸林下套種滇黃精的方法是厚樸和滇黃精按照不同的種植時間和標準的種植規格,將滇黃精套種在厚樸下,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光能、水分、肥料等的利用率,節約了生產成本,提高了中藥材品質和單位土地的產出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材栽培技術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厚樸林下套種滇黃精的方法。
背景技術
作物間套作是集約化農業生產上一種典型的種植模式,它是在有限的時間和土地面積上收獲到兩種以上作物的經濟產量,降低逆境和市場風險,其中心內容是提高能量利用率和物質轉化率。在糧食、蔬菜、果樹等作物上間作和套種已經普遍應用。近些年來,生產上相繼推廣了藥-糧、藥-果、藥-藥等多種中藥材復合種植模式,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土地、光能、空氣等自然資源,以達到增收的目的。但是,這些種植系統中關于養分競爭、促進作用及間作優勢的研究鮮見報道。
厚樸(M. officinalis subsp. officinalis)為木蘭科、木蘭屬植物。樹皮、根皮、花、種子及芽皆可入藥,以樹皮為主,為著名中藥。厚樸為喜光的中生性樹種,落葉喬木,樹冠較大,分枝少,根系發達,高可達15 m~20 m,葉片寬大,長圓狀倒卵形,長22 cm~46 cm,寬15 cm~24 cm,干重5 g~6 g,容易腐爛形成優良的土壤有機質。厚樸為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現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藥用厚樸均為人工栽培的亞種凹葉厚樸(M.officinalis subsp. biloba),一般3~4年左右郁閉,5年以上因樹干挺拔,分枝很少,適當修剪下部枝葉,可以增強下部的透射光。厚樸生長快,一般采伐期6年以上,依靠基蘗可連續多次采伐。
滇黃精(
有鑒于此,根據生態位原理,利用生態位重疊值非常低的兩種不同中藥材厚樸、滇黃精,結合南方地區的土壤和氣候特性,本發明提供一種厚樸林下套種滇黃精的種植方法,有效提高了土地、光能、水、肥的利用率,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減少了病蟲為害,提高了兩種中藥材的產量和品質,增加了土地的產出率。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利用生態位重疊值非常低的兩種不同中藥材厚樸、滇黃精,結合南方地區的土壤和氣候特性,提供一種基于生態位互補的中藥材厚樸套種滇黃精的方法,其基本過程是:春季先種厚樸;次年11月份移栽滇黃精,利用厚樸每年的大量落葉覆蓋滇黃精畦面,保水、保溫和增加土壤有機質;厚樸定植長的第3、4年長至3~5 m,恰好給1~3年期的滇黃精前期生長提供了遮陰環境;厚樸定植的第5年以后,株高達6~8m,基部2~3m以下沒有枝葉阻擋,陽光可以從厚樸兩側照射進來,既滿足了滇黃精正常生長發育對光照的需求,又避免了陽光直射對滇黃精造成灼傷;滇黃精于移栽的第5年秋冬季節采挖,厚樸于定植的第7年夏季采伐,并且每株樹只留一株分蘗苗繼續生長;次年即厚樸定植的第8年11月份移栽滇黃精,依次重復上述過程;可連續采收3批次,此后厚樸需要利用新的種苗重新種植。該方法既節約了土地資源,降低了生產成本,又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和單位土地產出率。
一種基于生態互補的中藥材厚樸套種滇黃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農業大學,未經云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9762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