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生態位互補的中藥材厚樸套種滇黃精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97622.8 | 申請日: | 2017-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35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梁泉;張雅瓊;尹元萍;董文漢;王明君;劉萍;李成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22/25 |
| 代理公司: | 云南凌云律師事務所 53207 | 代理人: | 董建國 |
| 地址: | 650000 ***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生態 互補 中藥材 厚樸 套種 黃精 方法 | ||
1.一種基于生態位互補的中藥材厚樸套種滇黃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厚樸種植
(1)選地和整地,選擇南方地區海拔 700~1700 m、年降雨量 800~1200 mm、空氣濕度在60- 90%、坡度25°以下、土層厚度40 cm以上的坡地,坡度<6°視為平地,呈“十”字形開挖排水溝,坡度≤25°者需沿等高線分段開挖反坡梯田,畦面寬150 cm以上,外埂坡面留30 cm左右防止塌陷,里埂排水溝寬20 cm,除去林地內所有雜草和雜灌木;
(2)種植,春季氣溫穩定回升后,選擇2年生凹葉厚樸(M. officinalis subsp.biloba)樹苗,苗高約60 cm、地徑5 cm以上,平地按行距×株距300×180 cm、臺地按行距×株距200 ×150 cm的規格種植厚樸,種植穴為60×60×50 cm,表土和底土分別堆放;每穴施腐熟農家肥20~30 kg、普鈣1 kg,與表土拌勻后施入穴底,栽時使根部舒展,蓋土后壓緊,澆水后再蓋一層疏松細土;定植后經常澆水,直到苗成活為止;
(3)田間管理,前2~3年內夏季松土培土,冬季掏環形溝將混合肥料填入后用土覆蓋;第4年以后厚樸主要依賴滇黃精地塊的下層養分,不需要額外施肥;視厚樸個別植株的生長情況,可在4~6月份施速效氮肥促進其營養生長;生長5年左右時,修剪下部枝葉以通風和透光;
(4)再生苗,厚樸種植的第7個年頭,可以采伐,采收時砍樹干剝皮,在樹兜基部有幼苗萌發,采伐后每株樹只留一株苗繼續生長;
步驟二,滇黃精種植
(1)種植時間,在厚樸移栽后的第2年,于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種植滇黃精;
(2)整地,于移栽滇黃精前,對厚樸淺耕1次,然后整細耙平,作成寬1.5 m寬、高0.20 m以上的畦,畦面邊緣與厚樸樹干基部邊緣相距50 cm以上,細耕后平整畦面,施農家肥1000~2000 kg/畝作底肥,肥、土混勻;
(3)種苗選擇,可以選擇滇黃精種子繁殖2年生的種苗,或者塊莖無性繁殖的種苗;
(4)種植,沿垂直于厚樸行向的方向開播種溝,行距50 cm,腐熟羊糞1000 kg/畝左右、普鈣50 kg/畝充分混勻,施入播種溝內,輕輕拌勻,然后再施入生物碳肥200 kg/畝,然后栽種滇黃精,株距25~30 cm,覆土,再用厚樸落葉完全覆蓋畦面,淋透定根水;
(5)追肥,在移栽后第2年開始,每年3~8月每月施肥15:15:15三元復合肥一次,25~35kg/畝,在滇黃精行間挖淺溝溝施,施后覆土,并在根部培土,以免植株倒伏情況發生;
(6)田間管理,可安裝噴灌,旱季約5天噴水淋透一次;在邊行用竹桿和鐵絲搭架防倒伏;注意防治葉斑病、黑斑病、銹病和蠐螬、地老虎;每年培土一次,注意檢查滇黃精露根情況,及時培土;
(7)采收,種植5年后可采收滇黃精,采收季節以秋季為佳,挖除根莖,除去莖葉及須根,送至加工廠加工;
(8)厚樸落葉的利用,滇黃精采收后,將未腐爛的厚樸落葉翻至土壤20 cm處掩埋,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農業大學,未經云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9762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