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檢測沙門氏菌的引物系統和試劑盒以及他們的應用和檢測沙門氏菌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90828.8 | 申請日: | 2017-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022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超;馮婕;杜曉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Q1/689 | 分類號: | C12Q1/689;C12Q1/6844;C12Q1/10;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喬雪微;嚴政 |
| 地址: | 10010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沙門氏菌 引物系統 試劑盒 檢測 反應緩沖液 鈣黃綠素 硫酸鎂 氯化錳 甜菜堿 反應體系顏色 沙門氏菌基因 應用 微生物檢測 變化判斷 接觸反應 現場檢測 精準度 靈敏度 | ||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檢測領域,具體涉及用于檢測沙門氏菌的引物系統和試劑盒以及他們的應用和檢測沙門氏菌的方法。引物系統包括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序列。試劑盒包括:引物系統、dNTP、甜菜堿、硫酸鎂、氯化錳、鈣黃綠素、反應緩沖液及DNA聚合酶。還公開了引物系統及試劑盒在檢測沙門氏菌中的應用。檢測方法包括:將引物系統、甜菜堿、硫酸鎂、氯化錳、鈣黃綠素、dNTP、DNA聚合酶及反應緩沖液與DNA模板在60?65℃接觸反應,并通過反應體系顏色變化判斷沙門氏菌基因的存在。本發明提供的引物系統和試劑盒能對沙門氏菌現場檢測,快速有效,靈敏度和精準度較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檢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檢測沙門氏菌的引物系統和試劑盒以及他們在檢測沙門氏菌中應用和一種檢測沙門氏菌的方法。
背景技術
食源性致病菌,指在食品的加工和流通過程中引入的病原菌,這些病原菌在食品中存活、生長代謝引起食物的變質和破壞,同時有些病原菌分泌有毒物質,直接或間接導致人患病。常見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微生物為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其是一大群寄生于人類和動物腸道內,生化反應和抗原構造相似的革蘭氏陰性桿菌。沙門氏菌不產生外毒素,但菌體裂解時??僧a生毒性很強的內毒素,此種毒素為致病的主要因素,可引起人體發冷、發熱及白細胞減少等病癥。感染沙門氏菌的人或帶菌者的糞便污染食品,可使人發生食物中毒。據統計在世界各國的種類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我國內陸地區也以沙門氏菌為首位。
目前,國內對食源性病原菌導致的疾病快速診斷技術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常用的鑒定方法主要有PCR法或是利用免疫學的方法,但這些方法均費時費力,有的還不準確,甚至需要專業技術人員或專業技術設備,難以對病原生物早期監控、定期檢測、現場快速診斷,因此往往是爆發了大規模流行性疾病后才引起關注和重視。國內外尚無針對沙門氏菌的快速有效的易于現場操作的檢測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如上問題,提供一種檢測沙門氏菌的引物系統和試劑盒,使用本發明提供的引物系統和試劑盒能夠對沙門氏菌進行現場檢測,且快速有效,靈敏度和精準度也較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用于檢測沙門氏菌的引物系統,其中,該引物系統包括如SEQ ID No:1所示的正向外引物、如SEQ ID No:2所示的反向外引物、如SEQ ID No:3所示的正向內引物和如SEQ ID No:4所示的反向內引物。
優選地,所述引物系統還包括環引物,所述環引物為如SEQ ID No:5 所示的引物序列和/或如SEQ ID No:6所示的引物序列。
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用于檢測沙門氏菌的試劑盒,其中,該試劑盒包括:如上所述的引物系統、dNTP、甜菜堿、硫酸鎂、氯化錳、鈣黃綠素、反應緩沖液以及DNA聚合酶。
優選的,所述DNA聚合酶為Bst DNA聚合酶。
優選的,所述反應緩沖液為10×Thermpol緩沖液。
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種檢測沙門氏菌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將如上所述的引物系統、甜菜堿、硫酸鎂、氯化錳、鈣黃綠素、dNTP、DNA 聚合酶以及反應緩沖液與DNA模板在60-65℃的條件下接觸反應,并通過反應體系的顏色變化判斷DNA模板中沙門氏菌基因的存在。
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取得如下效果:
1)本發明通過4條引物與靶序列上的6個特異部位準確結合來產生擴增反應,因此可以獲得比常規PCR更高的特異性;
2)反應結果檢測方便、快捷,可直接觀察反應體系的顏色變化來判定,反應體系由淺褐色變為熒光綠即為陽性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9082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