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泡聚丙烯樹脂組合物及成形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55793.4 | 申請日: | 2017-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865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田中靖昭;內田均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合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8L23/12 | 分類號: | C08L23/12;C08L23/08;C08L53/02;C08K9/06;C08K3/34;C08K5/053;C08K5/20;C08J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張蘇娜;常海濤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泡 聚丙烯 樹脂 組合 成形 | ||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種剛性和耐沖擊性在高水平下平衡的發泡樹脂成形。一種發泡聚丙烯樹脂組合物,其以相對于100質量份的聚丙烯樹脂,包含10至65質量份的橡膠或熱塑性彈性體、18至90質量份的滑石、0.1至6.0質量份的有機結晶成核劑、5至15質量份的發泡劑的方式進行配合而成,其中所述滑石的50%粒徑(D50)為1至3μm,且所述滑石進行了提高分散性的表面處理。在通過該組合物而發泡成形的發泡成形體(1)中,發泡狀態主要是獨立氣泡,并且發泡單元平均直徑為100至300μm。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泡聚丙烯樹脂組合物及使用其的成形體。
背景技術
在汽車等車輛中,從輕量化的觀點出發,熱塑性樹脂的發泡成形體的使用比例正在增加。對于以往的含填料的樹脂組合物的發泡成形體,其為了兼顧剛性和耐沖擊性,進行了如下的補充,即對于剛性增加了滑石的量,以及對于耐沖擊性增加了橡膠成分的量(專利文獻1)。然而,剛性和耐沖擊性的物性互為相反,此外,若發泡倍率變高,則難以均勻地控制發泡單元結構,因此,難以兼顧發泡成形體的剛性和耐沖擊性。
專利文獻2記載了一種添加有發泡劑的樹脂組合物,其中,如下述表1所示,在聚丙烯樹脂中配合有熱塑性彈性體以及作為無機填料的滑石。
[表1]
專利文獻2中記載了:滑石的50%粒徑(D50)優選為0.01至50μm,并且在實施例中使用了D50為1.8μm或2.7μm的滑石。對于滑石的表面處理,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要點如下:可以不進行處理,也可以進行用于提高分散性的處理,但是在實施例中使用了沒有進行處理的滑石。根據本發明人的研究,50%粒徑為3μm以下的微細滑石在混煉時難以進行分散,若大量添加時則會凝聚,因而作為發泡核而言未必是有效的,并形成了連泡結構等,從而難以兼顧剛性和耐沖擊性。
另外,關于有機過氧化物,在實施例中僅公開了最多達到0.030質量份,在發泡單元的均勻化方面或耐沖擊性、剛性等的平衡方面仍然有改進的余地。
此外,專利文獻2中沒有關于剛性和耐沖擊性的具體記載。
接著,雖然如上所述地,聚丙烯樹脂的發泡成形體的使用比例正在增加,但是卻很少適用于注塑成型著色外觀組件(材著意匠部品)。作為其原因,可列舉有:以往的聚丙烯樹脂組合物的抗劃傷性不充分,因而一旦有劃傷則變得顯眼。為了賦予抗劃傷性,專利文獻3列舉了這樣的例子,即,將芥酸酰胺等的脂肪酸酰胺或有機硅作為表面改性劑而添加到含滑石的樹脂組合物,從而減少表面阻力。然而,即使將脂肪酸酰胺添加到含有未進行表面處理的滑石的樹脂組合物,也有不能得到充分抗劃傷性的情況。本發明者在研究其原因后認為,在成形后的初期,脂肪酸酰胺吸附到未進行表面處理的滑石上,因而,向成形體表面的遷移變得不充分。另外,在僅添加脂肪酸酰胺的條件下,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觀察到外觀質量的下降或粘性的產生等不良的情況。本發明者在研究該原因后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脂肪酸酰胺會繼續遷移到成形體表面并會發生堆積。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8-2069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9-13289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6-121228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將要解決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種發泡樹脂成形體,其具有在高水平下平衡的剛性和耐沖擊性。本發明的另一目的為在長期保持發泡樹脂成形體的抗劃傷性的同時,還防止外觀質量的下降或發粘。
解決問題的手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合成株式會社,未經豐田合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5579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