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泡聚丙烯樹脂組合物及成形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55793.4 | 申請日: | 2017-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865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田中靖昭;內田均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合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8L23/12 | 分類號: | C08L23/12;C08L23/08;C08L53/02;C08K9/06;C08K3/34;C08K5/053;C08K5/20;C08J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張蘇娜;常海濤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泡 聚丙烯 樹脂 組合 成形 | ||
1.一種發泡聚丙烯樹脂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相對于100質量份的聚丙烯樹脂,包含10至65質量份的橡膠或熱塑性彈性體、18至90質量份的滑石、0.1至6.0質量份的有機結晶成核劑、5至15質量份的發泡劑的方式進行配合而成,其中所述滑石的50%粒徑(D50)為1至3μm,且所述滑石進行了提高分散性的表面處理,
并且,所述發泡聚丙烯樹脂組合物進一步包含高級脂肪酸酰胺和相容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泡聚丙烯樹脂組合物,其中,進行了提高分散性的表面處理的滑石是表面被賦予了硅氧烷的滑石。
3.一種發泡聚丙烯樹脂成形體,其為通過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泡聚丙烯樹脂組合物進行發泡成形而得的發泡成形體(1),該發泡成形體的特征在于:發泡狀態主要是獨立氣泡,并且依照ASTM D3576-77測得的發泡單元平均直徑為100至300μm。
4.一種發泡聚丙烯樹脂成形體,其為通過下述發泡聚丙烯樹脂組合物進行發泡成形而得的發泡成形體(1),該發泡聚丙烯樹脂組合物的特征在于,以相對于100質量份的聚丙烯樹脂,包含10至65質量份的橡膠或熱塑性彈性體、18至90質量份的滑石、0.1至6.0質量份的有機結晶成核劑、5至15質量份的發泡劑的方式進行配合而成,其中所述滑石的50%粒徑(D50)為1至3μm,且所述滑石進行了提高分散性的表面處理,
該發泡成形體的特征在于:發泡狀態主要是獨立氣泡,并且依照ASTM D3576-77測得的發泡單元平均直徑為100至300μm,
所述發泡成形體(1)的芯層的發泡單元之間的樹脂部分(3)的結晶度(χc)為30.0%以上,所述發泡單元之間的樹脂部分(3)的結晶度(χc)相對于表層樹脂部分(4)的結晶度(χs)的比值(χc/χs)為1.05以上。
5.一種發泡聚丙烯樹脂成形體,其為通過下述發泡聚丙烯樹脂組合物進行發泡成形而得的發泡成形體(1),該發泡聚丙烯樹脂組合物的特征在于,以相對于100質量份的聚丙烯樹脂,包含10至65質量份的橡膠或熱塑性彈性體、18至90質量份的滑石、0.1至6.0質量份的有機結晶成核劑、5至15質量份的發泡劑的方式進行配合而成,其中所述滑石的50%粒徑(D50)為1至3μm,且所述滑石進行了提高分散性的表面處理,
該發泡成形體的特征在于:發泡狀態主要是獨立氣泡,并且依照ASTM D3576-77測得的發泡單元平均直徑為100至300μm,
其中,所述發泡成形體(1)的依照ISO178測得的抗彎剛度為2.0×10-6Nm以上,依照ISO6603-2測得的穿刺能量為4J以上。
6.一種發泡聚丙烯樹脂成形體,其為通過下述發泡聚丙烯樹脂組合物進行發泡成形而得的發泡成形體(1),該發泡聚丙烯樹脂組合物的特征在于,以相對于100質量份的聚丙烯樹脂,包含10至65質量份的橡膠或熱塑性彈性體、18至90質量份的滑石、0.1至6.0質量份的有機結晶成核劑、5至15質量份的發泡劑的方式進行配合而成,其中所述滑石的50%粒徑(D50)為1至3μm,且所述滑石進行了提高分散性的表面處理,
該發泡成形體的特征在于:發泡狀態主要是獨立氣泡,并且依照ASTM D3576-77測得的發泡單元平均直徑為100至300μm,
其中,所述發泡聚丙烯樹脂組合物包含高級脂肪酸酰胺和相容劑,所述發泡成形體的依照ISO19252測得的刮擦性能的極限垂直力為6.0N以上,110℃×600小時的耐熱性試驗前后的依照ISO11664-4測得的色差變化為3.0以下。
7.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發泡聚丙烯樹脂成形體,其中,所述發泡聚丙烯樹脂組合物包含高級脂肪酸酰胺和相容劑,所述發泡成形體的依照ISO19252測得的刮擦性能的極限垂直力為6.0N以上,110℃×600小時的耐熱性試驗前后的依照ISO11664-4測得的色差變化為3.0以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合成株式會社,未經豐田合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5579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