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羊肚菌室內栽培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52081.7 | 申請日: | 2017-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392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8 |
| 發明(設計)人: | 羅金洲;楊燕;萬鵬;彭貴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菌之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張帆 |
| 地址: | 61133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羊 室內 栽培 方法 | ||
1.一種羊肚菌室內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羊肚菌菌種的制備:
按原料總重量的百分含量計,取如下原料:65-70%小麥、1-3%石灰、25-30%稻殼、1%石膏和1%過磷酸鈣;首先將小麥與石灰混合,并加入水中浸泡,撈出小麥并瀝干,得到含水率為50-55%的小麥,然后將稻殼25-30%加入水中浸泡,撈出稻殼并瀝干,得到含水率為50-55%的稻殼,將浸泡處理得到的小麥、稻殼與石膏以及過磷酸鈣加入菌種罐中并密封,在壓力為0.13-0.14MPa,溫度為123-125℃條件下滅菌3-4h,冷卻至23-25℃后接入羊肚菌子實體的組織塊,并在20-22℃溫度條件下,培養15-18d,得到羊肚菌菌種;
B、布設栽培房:栽培房的墻體采用保溫板,栽培房內設置多層出菇架,每層安裝有燈帶,栽培房內溫度控制在5-20℃,濕度控制在90-95%;
C、菌絲培養:在培養盆中底部加入5-7cm厚的腐殖土,再將步驟A中得到的羊肚菌菌種搗碎至粒徑為1-2cm,并在腐殖土上均勻平鋪厚度為1-2cm搗碎后的羊肚菌菌種,再在羊肚菌菌種上均勻平鋪一層厚度為2-3cm的腐殖土,最后將培養盆均勻擺放于出菇架上,并在避光條件下,溫度控制在15-18℃,濕度控制在60-65%進行培養,當培養至最上層腐殖土上的菌絲長度為8-10cm時,在菌絲上擺放有營養料的營養袋,營養袋上設有開口,開口緊貼于最上層腐殖土表面的菌絲,繼續培養15-20d,拿掉營養袋,進行出菇管理;
D、出菇管理
在步驟C中菌絲上拿掉營養袋后,進行避光培養,栽培房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在2000-3000ppm,空氣濕度保持在80-85%,培養盆內的腐殖土濕度保持65-70%,其中在栽培房夜間時,將溫度控制在5-8℃,白天將溫度控制在10-12℃,培養7-10d,形成原基,接著將溫度控制在10-12℃,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在1000ppm以下,空氣濕度維持在85-90%,每天光照8h,培養7-10d后原基扭結分化形成菇蕾,然后再將溫度控制在14-16℃,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在1000ppm以下,空氣濕度控制在85-90%,培養15-20d后,即可采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羊肚菌室內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B中,所述保溫板為聚苯乙烯樹脂,其厚度為12-15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羊肚菌室內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B中,所述栽培房內設置有加濕器、滅菌器、溫度檢測器和除塵器,所述出菇架最底層離地面高度為20cm,每層間距為40-50cm,最頂層至栽培房頂板間距為0.8-1m,相鄰出菇架間距控制在80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羊肚菌室內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C中,所述營養料按原料總重量的百分含量計,包括以下原料:小麥70-75%,谷殼15-20%,菜籽餅5%,過磷酸鈣3%,石灰1-3%,所述營養料在營養袋中的含水量為55-60%,其中谷殼的含水率為50-55%,所述營養袋為12cm*24cm的聚乙烯折角袋,所述開口的長度為5-7cm,每袋營養袋裝配有300-350g營養料,并在100-105℃溫度條件下滅菌15-18h并冷卻至20-23℃時,放置于腐殖土上,同時培養盆采用長寬均為33cm,高為11cm的方形塑料盆,每盆中放置兩個營養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菌之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四川菌之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5208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竹蓀防治病蟲害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黑木耳的栽培種植方法





